中国海洋大学百川讲坛“宋代的览镜诗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塑造”顺利举办

发布者:陈丽娜发布时间:2024-07-03浏览次数:10

623日晚,由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重点研究团队、山东省古代图像与文学研究青年创新团队、传记与小说研究团队承办的百川讲坛“宋代的览镜诗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塑造”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321室举行。

本次讲座邀请的主讲嘉宾是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侯体健教授,由中国海洋大学李傲寒老师主持,韦春喜老师、马芳老师、彭敏哲老师、孙瑾老师以及各年级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侯老师从吉川幸次郎《宋诗概说》中对宋诗日常性的讨论讲起,指出览镜作为一种日常活动,在宋诗中表现最为常见,尤其是南宋。侯老师又区分了咏镜与览镜的区别,认为览镜所写的并非是镜子本身,而是照镜的行为,突出的是照镜时所生发的感慨。

为了描述览镜诗的演变历程,侯老师梳理了历代的览镜书写,从六朝到唐代,“览镜”的行为主体经历了从朱颜到病翁的转变,览镜诗的典范也逐渐确立。六朝览镜诗主角主要是女性,重在女性容貌描写,唐代则关注容颜的变化,与个人志向、命运关联,逐渐男性化。白居易则确立了览镜诗新的典范,不再只关注镜中的容颜变化,也指向了自我和日常生活,览镜诗中所传达的情感,亦变哀叹为放旷。

出于阐释宋代览镜诗深刻内涵的需要,侯老师引入了拉康镜像阶段理论中镜中像、现实我、理想我这三个概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宋人如何进一步深化了成于白居易之手的览镜诗典范。通过对宋庠、孔平仲、陆游等人览镜诗的细读,可以发现三种形象的冲突模式在宋诗中普遍存在,镜中形象的表现更具有丰富性、复杂性。

日常生活如何变为诗歌?侯老师认为,宋代览镜诗能够从日常行为转化为诗,首先是镜像刺激促成了强烈时间意识的形成,将个人肉体的病衰与天地、家国的迁转打并一处,引起人们更普遍的心理共鸣;其次是通过镜像将自我对象化,从而消解诗人现实的愁苦病痛;最后是以镜为媒,审视病痛衰丑,将肉体的衰病老丑作为审美对象,体现出宋型文化独特的趣味。此外,侯老师又举例分析了近现代作家聂绀弩的《对镜》一诗及其所表现的新时期读书人的特殊心境。

侯老师发言结束后,现场听众与侯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互动。李傲寒老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本次讲坛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编辑:鞠岩 陈丽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