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百川讲坛“‘南北朝体’与‘后三国’文学新变”举行

发布者:陈丽娜发布时间:2024-05-24浏览次数:10

514日上午,由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重点研究团队、山东省古代图像与文学研究青年创新团队、传记与小说研究团队承办的海大百川讲坛“‘南北朝体’与‘后三国’文学新变”在文新楼学术报告厅(322室)举行。

本次讲坛邀请的主讲嘉宾为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山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孙宝老师,本次讲座由中国海洋大学李傲寒老师主持,各年级多位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孙宝老师首先讲述了在阅读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诗体》时对“南北朝体”断句问题的发现。“南北朝体”涵盖范围广泛,风格也不尽相同,不能与“齐梁体”等同。因此,应对“南北朝体”条重新断句,“通魏周而言之。与齐梁,体一也。”此外,“南北朝”观念在各个时期也有所不同。

其次,孙宝老师具体说明了何谓“南北朝体”。“南北朝”的历史断限并不等同于“南北朝体”的文学断限。南北朝体的时间断限约等于“后三国”的时间断限。与“元嘉体”“永明体”“齐梁体”等“以时命体”的概念一样,具有彼此相对独立的时空界限。“南北朝体”植根于“后三国”时期河洛、江南不同的地域环境中,是南北两地文坛共同营造的结果,具有文质相成、刚柔相济的文体风格。

最后,孙宝老师以徐陵为例说明了南北朝体的具体风貌及其后世影响。徐陵的政务性文书撰作具有宏大叙事的多重面相,交际性文书撰作体现出“南北朝体”的乱世深描。

 “南北朝体”在后世亦有所延续和发展:徐陵运用东宫师傅的身份,督促太子远离“狎客”文习。以典正清绮作为荐拔、铨选的标准,壮大了“南北朝体”的南方群体,促进典正清绮文风向唐代的传续,并以旧为新,促进北齐迄至唐代骈文的发展。

孙教授发言结束后,现场听众与孙教授进行了交流互动。李傲寒老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本次讲坛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结束,孙教授以其精深严谨的思维和幽默谦逊的表达为在场的师生提供了优秀论文的撰写思路和崭新的学术研究视野,进一步启发了参会者对南北朝文学多元生态的思考。


编辑:鞠岩 陈丽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