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怀荣,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余执教海大未久,躬逢百年华诞,幸何如之。回首校史,文史名家众矣。“酒中八仙”“五岳”“八马”诸前辈,著作藏兰台,美名传人间,皆学林俊士,后学典范。今姑依一年十二月之数,作《百年文史群贤歌》,咏歌十二名贤,盖举佼佼者以概其余也。笔力不逮,聊表尊仰之情云尔。
巍巍崂山自古今,看看潮落又潮生。
学府回眸所来路,地灵人杰斗峥嵘。
八方才士来相会,英姿飒爽意气豪。
挥毫泼墨笑谈间,品文讲史领风骚。
玉君纸贵开风气,四重长校有主张。[1]
畸人侔天唯低调,戏剧文字两擅场。[2]
三美铸就新月魂,八斗才雄见深情。
开山引凤留奇迹,诗骚唐韵一灯明。[3]
心底深流重独见,萨翁东方知己奇。
才情趣足花一朵,最是酒酣耳热时。[4]
齐飞比翼著诗史,博学祭酒美名扬。[5]
高文典册传世多[6],乐府杜诗事业长[7]。
俪体四家年最少,巧思妙笔三绝才。
钟情崂山最难忘,时命不及令人哀。[8]
耿介拔俗旅行频,根底小学又旁通。
溯流探源研古史,神话宗教开新风。[9]
宗周礼乐论议精,量子与熵说时空。
智兼多门境自高,一代宗师是杨公。[10]
史地探古写春秋,画瓷经济一囊收。
过目成诵也迷途,羡君天禀替君忧。[11]
八仙杯里性情真[12],五岳峰头眼界宽[13]。
骐骥千里争先路[14],名山述作满人寰。
我辈才不望项背,驰驱敢不效前贤。
春风百年化好雨,万畦花林寿南山。
[1]1925年2月,杨振声发表中篇小说《玉君》,一年内再版两次,有洛阳纸贵之影响。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期间,他重师资、重设备、重质量、重人才的“教育四重法”的治校方略,为后来国立山东大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成为中国海洋大学的优良传统之一。
[2] 赵太侔,原名赵海秋,又名赵畸,字太侔。其名、字取义于《庄子·大宗师》:“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意即畸人不合于世俗,却合乎天道。赵太侔为国立青岛大学教务长,后接替杨振声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为人低调,沉默寡言。他留美期间,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洋文学,专攻西洋戏剧。50年代后期,致力于汉字改革研究,著有《汉字改革方案》《汉字新法打字机拟议》等。
[3]新月派,又称“格律诗派”。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其理论基础。闻一多艺通多门,才华横溢,在担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的短短两年时间里,广揽人才,为学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诗经》、楚辞及唐诗研究的部分论著,也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4] 梁实秋主张“文艺是少数天才的独创”,认为“从人心深处流出来的情思才是好的文学”。他耗时近40年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是莎士比亚的东方知音。梁实秋不仅才气纵横,也重视文学和人生情趣。当年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时,他也是著名的“酒中八仙”之一。冰心说:“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
[5] 冯沅君、陆侃如夫妇均为中国古典文学著名学者,并都担任过青岛山东大学副校长,二人比翼齐飞,是现代学界少见的志趣相近、成就突出的伉俪。
[6]高亨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先秦文学、文化和文献学家,著述丰富。1963年10月至11月,他受邀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第四次委员会(扩大会议),受到毛泽东的接见。此后他将《诸子新笺》《周易古经今注》等著作与《水调歌头》词作分两次寄赠毛泽东。1964年3月18日,毛泽东给他回信。信中称:“寄书寄词,还有两信,均已收到,极为感谢。高文典册,我很爱读。”其寄赠毛泽东的《水调歌头》词曰:“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唤醒蜇龙飞起,扑灭魔炎魅火,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 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
[7] 著名乐府文学史家、杜甫研究专家萧涤非,著有《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乐府诗词论薮》《杜甫研究》《杜甫诗选注》等。他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于1978年立项。1991年萧先生去世后,在张忠纲教授的主持下,该书于201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为杜甫全集整理的集大成之作。
[8]黄孝纾(1900—1965),字公渚、頵士,号匑厂(庵),别号霜腴、辅唐山民、灌园客、沤社词客、天茶翁等。他以骈文名著当时,近现代著名词论家冯煦(1834—1927)把他与李详(1859—1931)、孙德谦(1869—1935)视为骈文三大家(见刘承幹《匑厂文稿序》,江宁蒋氏湖上草堂丛刻之一)。钱基博则在三大家之外,又加上刘师培((1884—1919),是为骈文四大家。(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傅道彬点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0—124页)钱先生还说:“孝纾亦善画、工诗、善倚声,有三绝之誉。”(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傅道彬点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页)。黄孝纾酷爱崂山,著有歌咏崂山山水之美的《劳山集》(包括《东海劳歌》《劳山纪游集》《辅唐山房猥稿》三部分),其中的《劳山纪游百咏》,每首配有山水画。他于弱冠之年,“承袭严忌一赋之旧名,用庾信《哀江南赋》体,兼步其韵”(《哀时命赋》序),作《哀时命赋》,一时传诵大江南北。而他自己晚年之时命,亦不免令人哀伤。
[9]丁山辗转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大学历史系、山东大学中文系(1933年8月—1935年7月)、四川大学历史系、山东大学中文系(1937年8月—1938年8月)、东北大学史学系、西北大学史学系、中央大学史学系、东北大学史学系、四川大学史地系兼齐鲁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学补习班历史系、暨南大学史地系、山东大学中文系(1947年8月—1952年1月)等高校和研究院任研究员和教授,被李济戏称为“旅行教授”。其人耿介拔俗,其学以小学为根底,精通经学,致力于重建古史体系,在神话、宗教研究方面,别开生面,成绩斐然。
[10] 杨向奎历任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文史哲》主编。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任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等。他是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物理学家、红学家。在中国社会史、经济史、思想史、学术史、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均有不俗的建树,其《论时间、空间》《熵与引力》《未来的理论物理学:量子与熵——二进位的数字表达式》《关于数理逻辑中的悖论》《人生境界论——自然空间与理性空间》等哲学和理论物理学论著,也深受学界重视。
[11]童书业长于先秦史研究,兼治中国绘画史、瓷器史、经济史、手工业商业史和历史地理。著有《春秋史》《中国疆域沿革史略》《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先秦七子思想》等。他有过目不忘之才,但在青岛工作期间,却留下了迷路回不了家的佳话。
[12]国立青岛时期,杨振声、赵太侔、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号称“酒中八仙”。梁实秋说:“此地(按:指青岛)虽无文化,无妨饮食征逐。杨金甫、赵太侔、陈季超、刘康甫、邓仲存、方令孺,加上一多和我,戏称‘酒中八仙’,三日一小饮,五日一大宴,不是顺兴楼,就是厚德福,三十斤一坛的花雕搬到席前,罄之而后已。薄暮入席,深夜始散。”见梁实秋《谈闻一多》,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13]青岛山东大学时期,古典文学研究大家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黄孝纾有“五岳”之美誉。
[14]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青岛山东大学历史系杨向奎、童书业、黄云眉、张维华、郑鹤声、王仲荦、赵俪生、陈同燮等八位教授,名重一时,各有专长,被誉为“八马同槽”。
编辑:鞠岩、陈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