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人文讲坛“遗产、遗产化与现代生活”举办

发布者:李静慈发布时间:2023-06-13浏览次数:10


610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主办,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团队、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主题为“遗产、遗产化与现代生活”的人文讲坛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322会议室成功举办。

此次人文讲坛由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暨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副主任,《遗产》辑刊执行主编王晓葵教授主讲,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团队李扬教授主持,王新艳、孙瑾等老师与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以及青岛大学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坛。

在讲座中,王晓葵教授首先就“文物保护”价值取向与“遗产化”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遗产化”与“文物保护”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存在二次赋值的过程”,分析了从文物保护时代到遗产化时代的四个变化:价值和意义的扩大、对象(物)的扩大、认定者(认定的主体)的扩大、权威的相对化。

其次,围绕“遗产化时代的遗产研究”,阐释了遗产研究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动力学研究”,同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工业在遗产化过程中是如何建构的,以及工业遗产如何实现意义呈现;立足“遗产化时代复杂多元的政治力学”,指出遗产化过程涉及了不同主体价值意义认定的差异。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如“一个地方美术馆的尝试”对遗产化与日常生活的重建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外,还对当前非遗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启迪大家寻求有意义的研究路径。

王教授讲座结束后,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王新艳老师指出,王教授今天的讲座为我们展示了非遗研究的恰当范式,同时从今年日本佐渡金山申遗事件入手,就如何看待遗产文本意义的界定与遗产本身存在的历史整体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同王教授展开探讨;2022级博士生赵雅炅就非遗“赋值”以及面对民间出现的文化遗产自发性意义生产现状,知识分子是否应当介入与如何介入等相关问题和王教授进行了交流。

讲座结束后,李扬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发言,表示此次讲座受益匪浅,同时感谢王教授精彩的学术分享。

本次讲坛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是《遗产》辑刊创刊纪念日,因此具有特别的意义。讲坛结束前,即将毕业走出校门、来听海大校园里最后一次讲座的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夏露,现场即兴演唱了一首壮语山歌《唱响新生活》,赢得热烈的掌声。王晓葵、李扬教授祝福在座每一位同学唱响新生活,学业大丰收!




编辑:鞠岩 李静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