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邑·都会·宫廷:近代中国社会性别秩序的空间重构 青年师生云上工作坊会议综述

发布者:陈岩琪发布时间:2021-12-03浏览次数:350

20211127日至28日,“乡邑·都会·宫廷:近代中国社会性别秩序的空间重构 ”青年师生云上工作坊通过腾讯会议举行。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珠海)、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天津大学、扬州大学、延安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14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云端,围绕“近代中国社会性别秩序的空间重构”这一主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本次工作坊由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团队和中国海洋大学传记与小说研究团队主办,特邀中国政法大学《近代中国女性、战争与革命》通识课程班合作,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学者及学生在线观看了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本次工作坊的召集人、中国海洋大学彭敏哲副教授作了简短的开幕致辞。彭敏哲老师首先对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进而指出,本次论坛的特点是立足性别研究,打通文史分域,聚焦近代(1840-1949);本次会议旨在从女性的文学书写、革命实践、日常生活、生产消费等多维角度对近代中国社会性别秩序的空间重构进行观照与探寻;此外,本次工作坊采取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也有助于各个高校的学生开拓学术视野、了解学术前沿问题,促进学生们交流学术思想,多校互动,博采众长,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会。


一、第一单元视觉呈现: 中国画报vs西方画报

会议分为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主题为“视觉呈现:中国画报VS西方画报”,由中国海洋大学彭敏哲老师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彭志老师和中国海洋大学彭敏哲老师分别围绕《启智、胎动与重生:民国妇女画报的媒介空间与性别秩序》和《从乡邑到宫廷:近代西方画报中女性空间的多重建构》这两个主题阐发了自己的学术观察。中国海洋大学马春花教授、南京大学莫崇毅副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陆颖老师对两位发言人的汇报进行了评议,中国海洋大学程诺老师、天津大学王凤老师分享了在各自的图像学领域的研究思路。中国海洋大学及中国政法大学的多位学生与两位发言人进行了学术探讨。

彭志老师考察了近代三种女性画报,他指出,五四运动之后,以表现新女性为主旨的专门画报在上海相继出现,其中尤以《解放画报》《玲珑》《妇人画报》最具代表性。作为媒介空间的妇女画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推动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突围与破局,在解构长久以来的传统思想桎梏后,亦勉力建构了新的社会性别秩序。以上列的三种妇女画报为观照的文献载体,围绕媒介空间、性别秩序两维,展开图像细读与思想剖解,可烛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女性历经启智、胎动,以至于完成重生的生动多样且引人遐思的过程。

彭敏哲老师围绕近代西方画报对于中国社会的关注,从宫廷女性、家庭女性、灾难女性三个维度来展示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女性以及中国社会的形象。彭敏哲老师指出,相比于中国的传统画报,西方的画报表现出了许多异构特征:其一,与中国着重宏大叙事相比,西方画报更多的瞩目于普通人甚至底层人民的生活日常;其二,与中国画报所乐于表达的女性解放、进步的主题不同,西方画报仍然是带着“落后”、“传统”等有色眼镜来看待中国的女性生活;其三,与中国画报“求新”、“赏奇”的特点相比,西方画报更具有新闻报道科学、客观、写实的精神,同时所关注的女性生活也更为广泛。

在两位学者发言结束后,马春花教授首先进行了评议。马老师提出,两位发言人的材料恰好形成了一种对照。相比于传统的中国画报,西方画报更为客观、全面,当西方描绘东方的时候,或许还带有更宏大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视野,而东方在自我描绘的时候,却往往掺杂着教诲、引导作用。此外,中西方其实是处在互相凝视之中,如果将这种相互凝视结合起来,或许会产生更深邃的探寻空间。

莫崇毅老师指出,在绘像本身之外,绘像的题诗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特别是自我定制的绘画,它的生成、传播以及相关的文字记述,是一个值得深入发掘的方向。

随后,程诺老师为参会嘉宾介绍了儿童图画书(绘本)作为图像学研究的一个独特分支,以及它的生产场域、内容场域、受众场域这三种研究路径。程老师用儿童图画书的图像学研究方法为其他学科的图像学研究提供多重借鉴。

王凤老师向与会研究者介绍了民间年画的研究进展。王老师指出,年画不同于普通画报,它作为一种民俗艺术,在展示自身内容的时候会受到生产销售、图像寓意、制作方法等多方面的制约,这些独特性使得年画艺术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形态,特别是近代年画中的女性形象,值得未来更深层的关注。

陆颖老师提出,西方画报中对于慈禧的丑化或许和当时盛行的“黄祸论”有关,并且当时西方对于中国人形象呈现出一种“脸谱化”的丑化,这种“脸谱化”或许可以和西方绘画焦点和社会风向相结合,提供一种新型解读。在与会嘉宾点评之后,两位发言人对于嘉宾的种种建议分别做出了回应。随后,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宋昭向彭志老师请教了如何将简略的图像进行丰富、深邃的阐释,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吴文竹就《妇人画报》的表现形式和社会的关联向彭志老师进行了提问,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张格乐向彭敏哲老师提出了“西方画报如何展现西方本国女性”这一疑惑。对于几位同学的问题,两位发言人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二、第二单元秩序重构: 生产空间vs消费空间

会议第二单元主题为“秩序重构: 生产空间vs消费空间”,由中国政法大学高翔宇老师主持。延安大学封磊老师和湖南大学王萌萌老师分别围绕《晚清工厂生产对城郊女性家庭时空秩序的重构》和《性别冲突视域下的消费女性——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为中心》这两个主题进行了学术探讨。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史》杂志社胡文亮副研究员、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陈佳妮助理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殷振文副教授对两位发言人的汇报进行了评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杨水远老师全程参与了活动,中国政法大学的多位学生参与互动。

封磊老师聚焦于晚清工厂女工的生存状态,封老师发现工业化的生产时空促使传统家庭模式与性别关系的松动,有助于新型婚姻家庭与社会性别关系的建构。女工渐由私人性的家庭伦理空间踏入社会公共领域的工厂,在下层社会中妇女与男子同样地负起谋生养家的任务。在此环境下,遂有妇女劳动者的产生,女性有能力谋生,从而在生存意义上开始摆脱对男性的依附,进而溢出传统宗社伦理的监控。

王萌萌老师考察了天津消费女性的具体情形,指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消费女性是性别秩序空间重构过程中性别冲突的具体体现,它是由女性职业发展所形成的两性空间由隔离到重合的产物。尽管,它延续了性别空间隔离时的性别不平等,但是通过拓展女性活动空间、增加女性经济收益等方式,它逐渐缩小了性别差距,是女性解放与发展曲折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具体体现。

胡文亮老师作为期刊编辑,从编辑的角度对两位发言人的文章分别提出了一些建议。胡老师提出如果封磊老师将女性的个人、工厂和家庭三个方面进行互动,介绍他们的互相影响、塑造甚至是相互对抗会使得文章更加饱满。胡老师建议王萌萌老师在研究天津消费女性时探究它产生的原因,是否租界文化、媒介文化以及妇女解放思潮促成了消费女性的产生。

陈佳妮老师关注到女性的身体时间,她提出,当资本工厂和女性身体时间遭遇时,女性对于这种冲突的回应和反抗也是工厂女性时空秩序的重要方面。对于王萌萌老师的论文,陈老师建议可以将消费女性的主题进行延拓,将女医、女厨师、女妓等收纳进去。

殷振文老师注意到,早期的女权主义要求男女平等、打破男女差异,而近来许多学者又重新重视起男女差异。他以英国东北部男性外出做煤炭工、女性专注家庭和英国西北部女性外出做纺织工、男性专注家庭为例,阐释了不同的性别分工现象以及这种现象对于女性生存空间产生的危机与进步。

对于三位嘉宾的建议与观点,两位发言人都做出了详细的回应。随后,中国政法大学的几位同学和两位发言人进行了交流互动。罗小媛同学向封磊老师请教了为何女工们依然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家庭权力关系、依然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罗茗予同学就女性是否可以通过回望男性目光从而抓住性别关系的主动权向王萌萌老师提出了疑问;冯艺帆同学向封磊老师提问了如何在当下职场中改善因为女性生理差异而造成的不平等待遇;逄小茜同学向封磊老师了解了近代女性在拥有经济独立性之后,提出婚姻关系公平要求的起源与契机。侯帅杰就消费女性的发展对女性地位发展的积极意义在哪些方面向王萌萌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孙依阳同学向封磊老师请教了女工进入工厂后产生的家庭职能转嫁所带来的影响。两位老师对以上各位同学的问题都进行了充分的解答。


三、第三单元女性书写:角色再构VS自我重塑

会议第三个单元主题为“女性书写:角色再构 VS 自我重塑”,由中国海洋大学孙瑾老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高翔宇老师与彭雨宸同学、北京大学唐娒嘉博士东南大学赵博雅同学分别围绕《“娜拉”走后会怎样:母亲角色与女性角色的分离及重构》、《女兵传奇?革命文学?——关于谢冰莹〈从军日记〉的讨论》和《子君的命运:女性话语与民族国家困境》三个主题阐述了自己的学术思考。中国海洋大学黄湘金教授、东南大学张娟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何明敏副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孙玲玲老师、扬州大学张明明老师对论文报告进行了评议湖南师范大学郭鹏飞老师全程参与了活动。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的多位学生与发言人进行了互动。

高翔宇老师和彭雨宸同学考察了黄心勉、绿萍、苏青三位典型的近代女性以及广大女性劳工的不同命运结局,提出母亲角色与女性角色分离后的重构,既需要发挥妇女本人的主观能动意识,也离不开客观条件妇女福利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支持。唯有男女两性在社会化劳动生产与公共事业中达成共同解放的思想共识,才能催生性别红利,并藉此消泯何者属于“生利者”或“分利者”——以社会性别畛域为限界的劳动分工。

唐娒嘉博士通过对谢冰莹的著作《从军日记》的详细分析,指出创作《从军日记》时期谢冰莹确实并没有形成自觉且成熟的理论思考、缺乏实地的革命战争经验、没有能够真正地深入到劳苦群众中去,不能将其看做严格意义上的革命文学,而《从军日记》的大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女兵身份的特殊性与传奇性以及对于国民革命的记述大大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与猎奇心理。

赵博雅同学聚焦鲁迅小说《伤逝》的女主人公“子君”,她发现,子君不是精英知识阶层中的女界先进,而是1920年代接触新文化运动并卷入妇女解放潮流的普通女学生,她面临男性话语和民族国家话语耦合下的困境,一方面“自由恋爱”思想热烈地影响着子君践行自由恋爱,一方面子君未加反思地进入恋爱关系后,男性与社会反身对女性进行诸多限制,其背后显示了中国当时民族国家话语下“现代”的“自由恋爱”与“自由离婚”的悖论困境。

黄湘金老师首先对唐娒嘉博士和赵博雅同学的两篇论文进行了点评,黄老师建议在研究《从军日记》时,最好写出清晰完整的研究综述,体现出自己的出发点以及与既有研究的不同之处。黄湘金老师认为,在研究《伤逝》的时候,不能仅仅将它放在社会化和历史化的语境之下,更要关注《伤逝》的文本之美,揭示鲁迅在小说中对于人物灵魂的书写。

何明敏老师认为,《从军日记》的风靡原因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挖掘的方面,或许和当时的文化市场、社会潮流以及更深层的文学史意义有关。何老师注意到,高翔宇老师的论文所选取的三个案例都是上海都市女性,这可以和上海的特殊性相关联,探究半殖民地时空下的女性生存境遇。

孙玲玲老师建议,在研究《从军日记》时,可以关注同一时期其他的女兵叙述,将他们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研究,会使得女兵文学的研究更有厚度。

张娟老师对于高翔宇老师的论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张老师认为,三个案例同为知识女性,她们的差异或许并不显著,三位案例主要是生活在都市的市民女性知识分子,他们身上的妥协性多于革命性,在对她们进行分析的时候,不仅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切入,还可以考虑城市发展和民族国家因素的影响。她指出,《从军日记》是一个很好的非虚构的样本,它蕴含着女性进入到一个以男性为主的领域必然面临的失败内核,如果能够对这个问题有一个聚焦,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讨论对象。

张明明老师立足社会现实,他认为,今天我们倡导女性解放,关注性别问题,也需要警惕走向极端,不能演变为男女对立的局面;并且在某些情况下,男性群体正在逐渐失声,又重新导向了新的不平衡,引导女性独立也不能矫枉过正。

对于各位嘉宾的观点,三位发言人分别做出了详细的回应。随后,多位同学与几位发言人进行了互动。中国政法大学侯帅杰同学向唐娒嘉博士提出为何谢冰莹的革命理想放到革命实践中注定失败;中国政法大学章静雨同学就革命作家在革命失败之后的反思书写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中国政法大学孙依阳同学向唐娒嘉博士请教了谢冰莹在革命教育和党化教育中形成的性别认知困惑,是否造成了她思想以及创造的转向;中国海洋大学王子恒同学向高翔宇探讨了除知识分子以外更底层的女性解放问题。对于以上问题,几位发言人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活动最后,全程参与了本次工作坊的《新华日报》杨铖记者就当下中西方性别文化差异以及对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彭敏哲老师对两天的会议进行了总结,第一单元视觉呈现就视觉图像研究方法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描绘出文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交融的绚丽风景,在学科交汇的思想碰撞中,体现了文学的诗性、哲学的思辨、历史的肌理和图像的艺术,这正是召集跨学科会议的初衷;第二单元秩序重构,师生之间产生了热烈的互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是设置“师生”工作坊的意图所在;第三单元女性书写,论文是由博士、硕士、本科生(其中彭雨宸同学和高翔宇老师合作完成)写作完成,几位教授的细致点评,给同学们许多启发,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师生互动。这次活动充分践行了“以学术为中心”的活动理念以及“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是一次圆满的学术“雅集”。


  1.  供稿:王子恒

  2. 编辑:丁涵  陈岩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