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英教授“上博简《孔子诗论》‘《关雎》组诗’论与孔子诗学批评体系建构”主题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者:陈岩琪发布时间:2021-10-14浏览次数:605

2021109日下午,“上博简《孔子诗论》‘《关雎》组诗’论与孔子诗学批评体系建构”主题讲座,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322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徐正英教授主讲,由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韦春喜教授主持,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共同聆听了这次讲座。

徐教授在讲座中谈到,上博简《孔子诗论》是一部诗学专论,集中体现了孔子的诗学思想。我国最早的诗学批评体系是由孔子建构的,可惜传世文献都是碎片化呈现,上博简《孔子诗论》等简帛文献面世,使得我们能够重识孔子诗学批评体系的大致样貌。

徐教授发现,《孔子诗论》极为精妙地概括了当时所有文学门类的本质特征,他说:“孔子认为,音乐的本质是抒情,诗歌的本质是言志,散文的本质是表意,孔子归纳区别了乐和诗的界限,将《诗经》文本从音乐体系中独立出来。”

徐教授强调,《孔子诗论》的伟大在于孔子认识到《诗经》是文学,而孔子之前都将文学看作音乐的附庸。在孔子之前,人们对于《诗经》更重视其音乐,早期没有对《诗经》文本的评价,直至孔子提出要解读《诗经》,回归文本。在《论语》中,孔子十七次论《诗经》,基本上都是讲的《诗经》文本,只有少数讲的是《诗经》的音乐,这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学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徐教授生动地向我们解说:“《诗经》就像是一座石碑,而碑上爬满了杂草,让人看不清它的真面目,而孔子从文学出发进行解读,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孔子书写了三种自觉,即认识自觉、解读自觉与批评自觉。”

对于《孔子诗论》中提及的63首作品,徐正英教授主要以《关雎》组诗为例,来向我们阐释孔子对于《诗经》的独到解释,徐教授重点指出,孔子对于《关雎》组诗的七首诗,都仅用一字而洞彻其精髓,原文为:“《关雎》之攺;《梂木》之时;《汉广》之智;《鹊巢》之归;《甘棠》之褒;《绿衣》之思;《燕燕》之情。”

徐教授还和我们分享了他对于《孔子诗论》的一些考证,他提出,《关雎》组诗诗论原文中的“两”字,实为几辆车的“辆”,而古人常常同韵字通用,“辆”即为“凉”,故“两”字其实是“凉”字,表示的是男主人公失落的心态。徐教授点明,《关雎》是描写爱情婚姻的和谐,它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用爱情来说明礼义,善用礼义来调节爱情的和谐。

徐教授以《关雎》为起点,引发开去,向我们讲述了四层认知:一层是以“情”解诗乃孔子的出发点,实现了他对诗歌文学属性认知自觉、“文学”解读自觉、诗学批评自觉;二层是依“礼”赞诗乃孔子对作品意涵的提升,夫妇关系是他关注诗歌内容的基点;三层是据“德”评诗乃孔子诗学批评的终极价值归依,人性美是他的最高说诗标准;四层是简文在讨论“组诗”及63首《诗经》作品、四大门类风格特征、诗歌本质基础上,孔子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据于德”三个层级的诗学批评理论学说,最早建构起了东方特色诗学批评体系,对当下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诗学批评体系创新发展提供了认知基础。

最后,韦春喜教授对于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发言,韦教授指出,传世文献并不能总是真实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这时候对于诸如上博简等出土文献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徐正英教授的研究并不是浮于表象,而是对简文进行了充分解读,于细微中见博大,体现了一位真正学者的沉思,是今日学人的典范。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供稿:王子恒

供图:梁晓帆

编辑:丁涵 陈岩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