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并五音集韵》特殊音切考
摘要:《改并五音集韵》中有一部分特殊音切,较难考证来源,一直以来未有人做过专门研究。文章从新发现的《五音集韵》之底本《广集韵》入手,结合文献传承、合并韵部、刊刻之误等方面对《改并五音集韵》特殊音切之产生、来源进行了分析、探讨,对其所反映的重纽、匣纽分化、喻纽合流、浊音清化、唇音开合等问题做了考述。
关键词:《改并五音集韵》;特殊音切;语音史信息
引言
韩道昭《改并五音集韵》是金代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韵书,它突破《切韵》系韵书框架,以等韵三十六字母编排小韵,又根据实际语音并参考《广韵》同用、独用规定将二百零六韵合并为一百六十,在我国韵书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于韩道昭《改并五音集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改并)五音集韵》十五卷,金韩道昭撰,道昭字伯晖,真定松水人。世称以等韵颠倒字纽,始于元黄公绍《韵会》,然是书以三十六母各分四等,排比诸字之先后,已在其前。所收之字大抵以《广韵》为蓝本,而增入之字则以《集韵》为蓝本。”《改并五音集韵》“以三十六字母各分四等,排比诸字先后”是继承荆璞《五音集韵》的;它在收字及音义方面结合《广韵》和《集韵》,这也继承了荆璞《五音集韵》。宁忌浮先生(2016)《汉语韵书史·金元卷》曰:[3]16
荆璞合并《广韵》《集韵》,以《广韵》为主,《集韵》为辅。《集韵》中见于《广韵》的韵字及其注释,一般不录。《集韵》的异体字多采用。注释依《广韵》《集韵》原样。反切多用《广韵》。
又,唐作藩《校定五音集韵序》[5]曰:
《(改并)五音集韵》以《广韵》为蓝本,深究一下,我以为还有一个重要事实,就是《(改并)五音集韵》的小韵切语,基本上来自《广韵》,而较少采用《集韵》。
宁忌浮、唐作藩先生都说韩道昭《改并五音集韵》小韵切语基本上来自《广韵》,但我们发现韩书中仍有一些不能与《广韵》《集韵》直接对应的音切。据宁忌浮《汉语韵书史·金元卷》统计,《五音集韵》不用《广韵》《集韵》的反切数是198例,占反切总数的5%[3]40。除音切用字不同外,《改并五音集韵》很多字的音读数量也与《广韵》或《集韵》不能直接对应,这些同音异切及异音我们统称其为“特殊音切”。《改并五音集韵》底本《五音集韵》早佚,其成书过程难以考证,使得特殊音切来源问题悬而未决,至今尚未有人做出专门研究和解释。近来,笔者通过《新修絫音引证群籍玉篇》(以下简称《新修玉篇》)发现一部金代失传韵书《广集韵》,该书以《广韵》为底本,以《集韵》为补充,是《广韵》《集韵》的糅合本,考证之后,我们发现它实际上是荆璞《五音集韵》的底本、韩道昭《改并五音集韵》的原始底本。[6]籍此,《改并五音集韵》研究中的特殊音切问题将可迎刃而解。以下我们将《改并五音集韵》与《广集韵》《广韵》《集韵》比较,对其“特殊音切”之来源进行详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特殊音切”所反映的语音史信息。
一“特殊音切”之来源
1.1 来源之一:承袭《广集韵》
《广集韵》以《广韵》为基础,以《集韵》为补充,即将《集韵》有、《广韵》无之字及释义补入《广韵》对应音读、音切之下,若《广韵》此字无此音读,亦据《集韵》补入。①《改并五音集韵》对这种情况做了继承。
1.1.1 《广集韵》以《集韵》补《广韵》,《改并五音集韵》承袭《广集韵》。
(1)《五音集韵·上声·荡韵》匣一胡广切下:“䁜,目大皃。”
《五音集韵·上声·荡韵》晓一呼晃切下:“䁜,䁳䁜,目疾。出《新字林》。”
《广集韵》:䁜,胡广切,目大皃。○又呼晃切,䁳䁜,目疾。出《新字林》。(《新修玉篇》卷四·目部十画)《集韵·上声·荡韵》户广切下:䁜,目大皃。《集韵·上声·荡韵》虎晃切下:䁜,䁳䁜,目疾。《广韵·上声·荡韵》有“胡广切”,但其下无“䁜”字。《广韵·上声·荡韵》呼晃切下:䁜,䁳䁜,目疾。出《新字林》。
按,“䁜”字,《广韵》仅“呼晃切”一读,《集韵》有“户广切”“虎晃切”二读,《广集韵》将《集韵》“户广切”之“䁜,目大皃”补入《广韵》同音异切“胡广切”下。《改并五音集韵》承之。
(2)《改并五音集韵·去声·队韵》並一“蒲昧切”下:“偝,向偝。”
《改并五音集韵·平声·咍韵》並一“蒲来切”下:“偝,不正向。《礼记》‘母偝立。’”
《改并五音集韵·去声·代韵》並一:“偝,蒲代切,偝立,不正向前也。”
《广集韵》:“偝,蒲昧切,向偝也。○《韵》又蒲来切,不正向也。《礼记》‘母偝立。’○又蒲代切,偝立,不正向前也。”(《新修玉篇》卷三·人部九画)《集韵·平声·咍韵》“蒲来切”下:“偝,不正向。《礼记》母偝立。《集韵·去声·队韵》“蒲昧切”下:“背、偝、,违也。”《集韵·去声·代韵》:“偝,蒲代切,偝立,不正向前也。”《广韵·去声·队韵》“蒲昧切”下:“偝,向偝。”
按,“偝”字《广韵》仅“蒲昧切”一读,《集韵》有“蒲来切”“蒲昧切”“蒲代切”三读,“蒲来切”“蒲代切”之音读《广韵》中无,其反切用字属《广韵》常用反切上下字,故《广集韵》径将《集韵》之音切及释义补入,《改并五音集韵》承之。
可见,当《改并五音集韵》特殊音切与《广韵》不同而在《广集韵》《集韵》中有对应时,基本可以认为它是承袭《广集韵》而来。
1.1.2 《广集韵》改《广韵》反切用字,《改并五音集韵》承之。
(1)《改并五音集韵·平声·虞韵》疑三“麌俱切”下:“禺,番禺县,在南海。亦姓,出《姓苑》。本又音遇,母猴属也。”
《广集韵》:“禺,麌俱切,番禺县在南海。又姓出《姓苑》。”(《新修玉篇》卷二·田部)《集韵·平声·虞韵》“元俱切”下:“禺,《说文》‘母猴属也’。一曰:日在巳曰禺中。”《广韵·平声·虞韵》“虞俱切”下:“禺,番禺县,在南海。亦姓,出《姓苑》。本又音遇,母猴属也。”
按,“禺”字,《广韵》“虞俱切”,《广集韵》改作“麌俱切”,。“虞”为平声字,“麌”“俱”皆上声音读,②“麌俱切”或较“虞俱切”拼读和谐,《广集韵》改之,《改并五音集韵》承之。
(2)《改并五音集韵·上声·旨韵》禅三:“视,丞矢切,比也,瞻也,效也;眡、眎、,并古文。”
《广集韵》:“,丞矢切,比也,瞻也,效也,古文。”(《新修玉篇》卷四·目部四画)《集韵·上声·旨韵》:“视、眎、眡、,善旨切,瞻也,比也,或作眎、眡,古作。”《广韵·上声·旨韵》:“视,比也,瞻也,效也。承矢切;眎、眡,并古文。”
按,,《广韵》“承矢切”,《广集韵》作“丞矢切”,《改并五音集韵》亦作“丞矢切”。“承”“丞”音韵地位相同,《广韵》反切用字中无“丞”字,《广集韵》之“丞”疑“承”字之形讹,《改并五音集韵》袭之。
1.2 来源之二:以《广集韵》为基础合并韵部所致
《改并五音集韵》平声44韵,上声43韵,去声47韵,入声26韵,共计160韵,已对《广韵》韵部做了合并。《改并五音集韵》合并韵部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它与《广韵》《广集韵》的音切差异。今就对比所得举例如下:
1.2.1 合并韵部后,将相应小韵整合为一,音切发生转移。
(1)《改并五音集韵·平声·脂韵》照三“章移切”下:“㞢,篆文,象芝草形,蚩从此也。”
《广集韵》:“㞢,止而切,篆文,象芝草形,蚩从此也。”(《新修玉篇》卷一·一部)《集韵·平声·之韵》“真而切”下:“㞢、之、,《说文》‘出也。象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一曰:适也。辞也。亦姓。隶作之。古作。”《广韵·平声·之韵》“止而切”下:“㞢,篆文,象芝草形,蚩从此也。”
按,“之”字,《广韵》《广集韵》作“止而切”,《改并五音集韵》作“章移切”。《改并五音集韵》将脂、支、之合并,部分小韵字及音切并入“支”韵,将《广韵》之韵“之”小韵(三等)、脂韵“脂”小韵(三等)列于标目“支”小韵(三等)“章移切”下,音切发生转移。
1.2.2 合并韵部后,对等第进行调整,音切发生转移。
(1)《改并五音集韵·去声·缐韵》来三“连彦切”下:“僆,僆;,同上。”
《广集韵》:“,郎甸切,去声。鸡未成也。”(《新修玉篇》卷三·人部九画)《集韵·去声·霰韵》“”小韵“郎甸切”下:“,鸡未成也。”《集韵·去声·缐韵》“”小韵“连彦切”下:“僆,僆行相及也。一曰:鸡未成曰僆。”《广韵·去声·霰韵》“练”小韵“郎甸切”下:“僆,鸡未成也。”③《广韵·去声·缐韵》有“连彦切”,但其下无“僆”“”二字。
按,《广韵·去声·霰韵》有“僆”字“郎甸切”(四等),《集韵·去声·霰韵》有“”字“郎甸切”(四等)。《广集韵》将《集韵》“”字补入《广韵》“郎甸切”之“僆”字下,《改并五音集韵》承之并在此基础上合并霰、缐二韵,将本为霰韵“郎甸切”之“僆”“”(四等)二字置于缐韵“连彦切”(三等)下,更改了等第。
1.2.3 合并韵部后,移换小韵字、改用见组小韵字为反切下字。
《改并五音集韵》的合并韵部,整合小韵,使一些小韵字变为非小韵字,为维持反切与小韵字之间的对应关系,韩道昭将已非小韵字的切下字改作韵首见组相应小韵字。如:
(1)《五音集韵·入声·鎋韵》匣二“胡戛切”下:“,齧声。”
《广集韵》:“,胡八切,齧骨声也。”(《新修玉篇》卷七·骨部十五至十九画)《集韵·入声·黠韵》“下八切”下:“䶤,齧骨声。”《集韵·入声·黠韵》“户八切”下:“䶤,《说文》齧骨声。”《广韵·入声·黠韵》“胡八切”下:“,齧声。”
按,“”字,《广集韵》《广韵》皆作“胡八切”,《改并五音集韵》作“胡戛切”。“八”为《广韵》黠韵小韵字,《改并五音集韵》合并黠、鎋二韵,将黠韵“八”小韵并入鎋韵捌小韵,“八”不再是小韵字,韩道昭将切下字中的“八”改为见母二等同清音小韵字“戛”,“胡八切”改作“胡戛切”。
(2)《改并五音集韵·平声·脂韵》群三“渠嬀切”下:“夔,夔龙。亦州名,春秋时鱼国。……。,俗。”
《广集韵》:“夔,渠追切,夔龙。亦州名,春秋时鱼国,汉为鱼复县……。”(《新修玉篇》卷四·部)《集韵·平声·脂韵》“渠龟切”下:“夔,兽名。《说文》:‘神魖也。如龙,一足,象有角、手、人面之形。’一曰:夔夔悚惧貌。亦州名。俗作,非是。”《广韵·平声·脂韵》“渠追切”下:“夔,夔龙。亦州名,春秋时鱼国,汉为鱼复县……。,俗。”
按,“夔”字,《广韵》《广集韵》皆作“渠追切”,《改并五音集韵》作“渠嬀切”。《改并五音集韵》将支、脂、之三韵合并,部分小韵并入支韵小韵及音切之下,脂韵“追”小韵并入支韵“知”小韵下,“追”不再是小韵字,韩道昭将切下字中的“追”改作见纽对应小韵字“嬀”,④而有“渠嬀切”。
1.2.4 合并韵部、调整等第后,改用韵目字为切下字。
《改并五音集韵》合并韵部后将反切下字更换为韵目字,也造成了特殊音切。其中有反切下字已非小韵字而更换的,有因调整等第而更换的。如:
(1)《改并五音集韵·去声·陷韵》床二“士陷切”下:“,,头貌。”
《广集韵》:“,士忏切,,头长。”(《新修玉篇》卷四·页部十七至二十画)《集韵·平声·衔韵》“初衔切”下:“,,头貌。”《集韵·去声·鉴韵》“仕忏切”下:“,,头貌。”《广韵·平声·衔韵》“楚衔切”下无“”字。《广韵·去声·鉴韵》“士忏切”下无“”字。《广韵·去声·陷韵》“仕陷切”下无“”字。
按,《广韵》未收“”字,《广集韵》以《集韵·去声·鉴韵》“”字补入《广韵·去声·鉴韵》“士忏切”下。《改并五音集韵》承之又将陷、鉴合并为一个陷韵,“士忏切”与“仕陷切”合并。“忏”为《广韵》小韵字,但《改并五音集韵》已调整为非小韵字(列于“䱿”小韵下),且“陷”既为小韵字又为韵目字,故切下字中的“忏”改为“陷”。
(2)《改并五音集韵·去声·缐韵》定四“堂缐切”下:“畋,平貌。”
《广集韵》:“畋,徒年切,取禽兽也,同。○又堂练切,平貌。”(《新修玉篇》卷二·田部)《集韵·去声·霰韵》“堂练切”下:“畋,平田也。”《广韵·去声·霰韵》“堂练切”下:“畋,平貌。”
按,“畋”字,《广韵》《集韵》《广集韵》作“堂练切”,《改并五音集韵》作“堂缐切”。《改并五音集韵》合并霰、缐二韵,将来母练小韵之“练”字并入
综上,《改并五音集韵》因合并韵部、调整小韵字、更改等第造成了不少特殊音切,其中,单纯合并韵部可以造成音切移换,改并和撤销小韵字及更改等第会促使切下字更换为韵首见组小韵字或韵目字,但从统计来看改为韵目字的情况较少。
1.3 来源之三:刊刻之误
《改并五音集韵》现存两个主要版本崇庆新彫本和成化庚寅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讹。宁忌浮《校订五音集韵》[2]17也指出:“今传各本,讹误甚多,改不胜改。”该书由于流传广、版本多,加之传抄、私刻严重,不免有讹字、误字。特别是在音切方面,讹误导致了特殊音切的产生,试举例如下:
1.3.1 偏旁相近或添漏偏旁而讹。
(1)《改并五音集韵·平声·脂韵》喻四“弋枝切”下:“㐌,猗㐌,单于名。”
《广集韵》:“㐌,弋支切,猗㐌,单于名。○又徒何切,阙人名,后魏桓帝猗也。”(《新修玉篇》卷三·人部)《集韵·平声·支韵》“余支切”下:“㐌,猗㐌,单于名。”《广韵·平声·支韵》“弋支切”下无“㐌”字。
按,“㐌”字,《广韵》《广集韵》皆有“弋支切”,《改并五音集韵》“支”作“枝”,二字音韵地位相同,当是增加偏旁致讹。
(2)《改并五音集韵·去声·御韵》喻四“羊如切”下:“预,安也。先也。厕也。乐也。佚也。猒也。怠也。”
《广集韵》:“预,羊洳切,安也。先也。厕也。乐也。佚也。猒也。怠也。从页。”(《新修玉篇》卷三·予部)《集韵·去声·御韵》“羊茹切”下:“预,先也。安也。或从心,通作豫。”《广韵·去声·御韵》“羊洳切”下:“预,安也。先也。厕也。乐也。佚也。猒也。怠也。”
按,“预”字,《广韵》《广集韵》皆作“羊洳切”,《改并五音集韵》作“羊如切”,“如”“洳”音韵地位相同,“如”或为“洳”字漏失偏旁之误,宁忌浮先生《校订五音集韵》即将“如”字改作“洳”。
1.3.2 形体相似或相近而讹。
(1)《改并五音集韵·上声·琰韵》明四:“、,明忝切,脑盖也。俗作。又亡范切。”
《改并五音集韵·上声·范韵》微三“万范切”下:“,脑盖也。俗作。又明忝切。”
《广集韵》:“,明忝切,脑盖也。又亡范切,脑盖,韵注。”(《新修玉篇》卷四·囟部)《集韵·上声·范韵》“亡范切”下:“,《说文》‘盖也。象皮包覆,下有两臂,而夊在下。’”《广韵·上声·范韵》“亡范切”下:“,脑盖也。俗作。又明忝切。”
按,“”字,《广韵》《集韵》《广集韵》皆有“亡范切”,《改并五音集韵》作“万范切”,“万”“亡”形近,又《改并五音集韵》“明忝切”后互注:“又亡犯切”。显然,“万”为“亡”之讹。
(2)《改并五音集韵·上声·有韵》审三“书久切”下:“手,手足;,古文。”
《广集韵》:“,书九切,本从手从形。”(《新修玉篇》卷七·部)《集韵·上声·有韵》“始九切”下:“手,《说文》‘拳也。象形。’古作。”《广韵·上声·有韵》“书九切”下:“手,手足。”
按,“手”字,《广韵》《广集韵》皆作“书九切”,《改并五音集韵》作“书久切”。“九”“久”音韵地位相同,二字或因形近音同而讹。
二 “特殊音切”反映的语音史信息
2.1 重纽问题。
关于《改并五音集韵》的重纽,宁忌浮先生[4]225说:“从形式上看《(改并)五音集韵》全面保留并且强化、扩大了喉、牙、唇音的三、四等对立。《(改并)五音集韵》时代‘重纽’早成为历史陈迹,在韩道昭及其学生们的口耳中根本无法分辨出三四等字的差异。”韩道昭虽然不能分辨重纽三、四等的区别,但他根据韵图对《广韵》重纽与非重纽混切的情况作了区分和更定。如:
(1)《改并五音集韵·去声·笑韵》溪三“丘峤切”下:“㚁,高㚁。”
《广集韵》:“㚁,丘召切,去声,高㚁。”(《新修玉篇》卷二·尧部)《集韵·去声·笑韵》“丘召切”下:“㚁,高也。”《广韵·去声·笑韵》“丘召切”下:“㚁,高㚁。”
按,“㚁”字,《广韵》作丘召切,“召”为开口三等非重纽字,但《韵镜》中“㚁”为开口三等重纽B类字,它们不同类。《改并五音集韵》据韵图将“㚁”字“丘召切”改作“丘峤切”(将“召”改作见组开口三等重纽B类小韵字“峤”),区分了重纽。
(2)《改并五音集韵·去声·震韵》群三“渠㨷切”下:“歏,歏欠也。”
《广集韵》:“歏,渠遴切,歏欠。”(《新修玉篇》卷二·堇部)《集韵·去声·稕韵》“渠吝切”下:“歏,欠也。”《广韵·去声·震韵》“渠遴切”下:“歏,歏欠。”
按,“歏”字,《广韵》《广集韵》皆作“渠遴切”,“歏”为重纽三等B类字,“遴”为重纽三等A类字,未作区分。《改并五音集韵》根据《韵镜》一类的韵图将“渠遴切”改作“渠㨷切”(将“遴”改作见组第一个重纽B类字“㨷”),区分了重纽。
2.2 匣纽分化、喻母合流。
晚唐以后,喻母才从匣母中分化出来,如守温三十字母的“喻”已经包括了喻三、喻四。《广韵》保留了《切韵》音系,其中若干字的注音也保留和反映了匣母未分化出喻三的情况,但《集韵》及其之后的韵书则据时音做了调整,《改并五音集韵》亦然。如:
《改并五音集韵·平声·东韵》匣三“胡弓切”下:“熊,兽名,似豕,《魏略》曰:“大秦国出玄熊”。亦姓,《左传》贤者“熊冝僚”。又汉复姓,《左传》楚大夫“熊率且比”。或作、能、、。、能、、,并同上义。”
《广集韵》:“,胡弓切,兽名,似豕,《魏略》曰:‘大秦国出玄熊’。亦姓。”(《新修玉篇》卷二·黄部《集韵·平声·东韵》“胡弓切”下:“熊、、能、,《说文》‘兽似豕,山居,冬蛰。’亦姓。或作、能、。”《广韵·上平·东韵》“羽弓切”下:“熊,兽名,似豕,《魏略》曰:‘大秦之国出玄熊’。亦姓,《左传》贤者‘熊冝僚’。又汉复姓,《左传》楚大夫‘熊率且比’。”
按,“熊”字,《广韵》作“羽弓切”,《集韵》《广集韵》《改并五音集韵》皆作“胡弓切”。“胡”为匣纽字,“羽”为喻三纽字。《广韵》中匣纽未分化出喻三,但宋金北方实际语音中喻母三等已经分出,且与四等合流。故《集韵》切上字改用“胡”,《广集韵》《改并五音集韵》承之,这是实际语音的反映。
2.3浊音清化。
汉语语音的浊音清化在唐代已经开始,据考察,敦煌写本《俗务要名林》就出现了浊音清化的情况。[1]246到了宋代,音韵文献《尔雅音图》《示儿编》音注中更是有大量显现。元代《中原音韵》音系里,已经完全没有全浊声母了。浊音清化反映到声调上,比较典型的就是“平分阴阳”和“浊上变去”。在金代《改并五音集韵》的特殊反切中,我们发现有因“浊上变去”更改反切用字的情况,如:
《改并五音集韵·去声·至韵》见四“古弃切”下:“,小头。”
《改并五音集韵·去声·至韵》见四“规恚切”下:“,小头貌。”
《广集韵》:“,居企切,去声,小头”。(《新修玉篇》卷四·页部八画)《集韵·去声·寘韵》“居企切”下:“,小头。”《集韵·去声·至韵》“居悸切”下:“,头小貌。”《广韵·去声·寘韵》“居企切”下无“”字。《广韵·去声·寘韵》“规恚切”下无“”字。
按,“”字,《广集韵》以《集韵》又音及释义补《广韵》,并替换作《广韵》音切,《改并五音集韵》承之而有“规恚切”之音义,又改“居企切”为“古弃切”。切上字“居”为三等,“古”“弃”皆四等,改“古”为切上字拼读较和谐。《广韵·去声·寘韵》“居企切”之“企”为小韵字,但《改并五音集韵》因合并韵部将寘韵“企”小韵字并入至韵“弃”小韵下,“企”失去小韵字地位。又,“企”读为上声,“弃”字因浊音清化变读为去声,“”亦为去声字,故将切下字改作已变读为去声且为见组同等第小韵字“弃”。
2.4 唇音开合问题。
从韵书和韵图看,中古时期汉语唇音字没有开合口的对立,也就是说不同开合口的唇音切下字可以相互更换,这在《改并五音集韵》更改的音切中有所体现。如上文2.3所列“”字,《广韵》《广集韵》皆作“胡八切”,“八”为《广韵》黠韵小韵字,《改并五音集韵》合并黠、鎋二韵,将“八”小韵并入“捌”小韵内,“八”失去小韵字地位,故将“胡八切”改作“胡戛切”。“八”为黠韵“外转第二十四合”,“戛”为黠韵“外转第二十三开”,韵图中二字开合口不同,相互更换说明未区分开合。又如:
《五音集韵·上声·旨韵》溪四:“跬、䞨、顷、蹞、窥、,丘癸切,举一足。”
《广集韵》:“,丘弭切,举一足。”(《新修玉篇》卷七·足部十四画)《集韵·上声·纸韵》:“䞨、跬、顷、蹞、、,犬繠切,《说文》‘半步也’。《司马法》‘凡人一举足曰跬。跬三尺也。两举足曰步。步六尺也。’或作跬、顷、蹞、、。”《广韵·上声·纸韵》:“跬,举一足。丘弭切。”
按,“跬”字,《广韵》《广集韵》皆作“丘弭切”,《改并五音集韵》作“丘癸切”。《广韵》中“弭”非小韵字,列于“渳”小韵字之下,⑤《改并五音集韵》合并韵部后改用见组同等第小韵字“癸”为切下字。“弭”为纸韵“内转第四开合”,“癸”为旨韵“内转第七合”,二字韵图中开合不同,相互更换说明亦未辨析唇音“弭”字开合。
此外,《改并五音集韵》合并韵部时对等第的调整也反映了音读上的细微变化,如上文所述“僆”字将四等“郎甸切”改作三等“连彦切”,“畋”字“堂练切”改作“堂缐切”(“练”字已由四等并作三等,更以四等“缐”为切下字)皆是。
三 结语
本文从成书经过、合并韵部、改并小韵、校勘误字等方面对《改并五音集韵》音切做了考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特殊音切的形成及来源问题。《改并五音集韵》的特殊音切有的继承了《广集韵》,有的属于韩道昭在《广集韵》基础上合并韵部所致,有的属于刊刻之误。从成书过程看,《广集韵》以《广韵》为底本,以《集韵》为补充,糅合了《广韵》《集韵》二书,此其名之由来。荆璞《五音集韵》在《广集韵》基础上以五音三十六字母排列韵内之字,《改并五音集韵》又在《五音集韵》的基础上增添字数、改并韵部,可以说《广集韵》是《改并五音集韵》的原始底本。《广集韵》以《集韵》补《广韵》时对部分音切作了改动,这些改动的音切有很多被《改并五音集韵》继承下来,形成了特殊音切。《改并五音集韵》在合并韵部和改并小韵时将临近韵部的同声纽小韵整合为一,以一个小韵字及音切取代被改并的小韵及音切,使得音切发生转移。当小韵被合并以后,被合并的小韵字不适合再做切下字,韩道昭便将这一类切下字改为韵首见组相应小韵字。如果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重纽情况不同,也将切下字改作与被切字相同重纽的见组小韵字,这是受了韵图启发。因为传抄和翻刻,《改并五音集韵》反切用字出现了一些讹误,这也导致了不少特殊音切的产生。另外,我们发现这些特殊音切也包含了丰富的语音史信息,比如重纽问题,浊音清化问题,唇音开合问题等等,都是金代实际语音情况的反映。
本文刊于《语文研究》2019年第3期。
附注:
①《广集韵》补入《集韵》音读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广韵》该字无此音读,而他处有此音读,则将该字补至它处对应音读之下。二是《广韵》中无此音读,若《集韵》反切用字符合《广韵》反切常用上下字,则挪用《集韵》音切;若《集韵》反切上下字非《广韵》常用反切用字,则据《广韵》反切用字新造音切。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广韵》音义的系统性。
②按,“麌”字《广韵》有平声“五乎切”、上声“虞矩切”二读。
③张氏泽存堂本作“僆,鸡未成也。”巾箱本作“僆,释采成也。”
④按,“嬀”虽非《改并五音集韵》小韵字,但为《韵镜》见纽小韵字,可见《改并五音集韵》与《韵镜》的密切关系。
⑤按,“弭”为《韵镜》小韵字,已非《广韵》小韵字,此处显示了《广韵》与《韵镜》的差异。
参考文献:
[1]高天霞.论《俗务要名林》音注所反映的浊音清化现象[C]//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辑.成都:巴蜀书社,2015.
[2]韩道昭,著.宁忌浮,校定.校定五音集韵[M].北京:中华书局,1992.
[3]宁忌浮.汉语韵书史·金元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4]宁忌浮.五音集韵的“重纽”假象[C]//胡竹安.近代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唐作藩.校定五音集韵序[J].古汉语研究,1992(1).
[6]王丽艳,赵晓庆.金代韵书《广集韵》考略[J].语文研究,2017(1).
[7]邢准.新修絫音引证群籍玉篇[M]//续修四库全书22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