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高建刚儿童诗集《我的秋天是蟋蟀做的》研讨会举行

发布者:杜楠玥发布时间:2023-11-29浏览次数:190

48日上午,“钉在时间上的骑马钉——高建刚儿童诗集《我的秋天是蟋蟀做的》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厅举办。本次会议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现当代作家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原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张炜,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著名作家、评论家、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何向阳,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教授陈鷟,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刘健,以及校内外20余名专家学者、作家、评论家、媒体人,30余名学校师生齐聚海大文新学院,芳菲四月共话童诗。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现当代作家研究中心主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妍主持。

本次会议议程分为开幕式和研讨会两部分。开幕式由主办方姚磊总编辑和刘健书记分别致辞。姚磊总编辑介绍了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所推出的“小溪流名家童诗坊”书系,书系定位立足于当前童诗市场“冷遇”与童诗题材最易打动儿童、儿童“天生是诗人”的断裂现状,意义深远。刘健书记介绍了学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青岛现当代作家研究中心的建立历史与发展现状,指出百年校史文脉悠长,继两次人文辉煌之后王蒙先生的到来使中国海大拉开了第三次人文振兴的序幕,今日的诗歌研讨会亦将为第三次人文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研讨会部分,与会嘉宾对诗集的解读和评价以“以写诗的方式写儿童诗”为中心,围绕四大论题展开。一是诗集《我的秋天是蟋蟀做的》的特质。张炜(视频参会)认为高建刚作为一个全能型作家,他的童诗集更辽阔、更开阔、也更自由。何向阳指出当前作家入场儿童文学写作实现了双向赋能,高建刚的童诗集是汇入到这个文化现象中的。二是童诗的特质。何向阳讲到,高建刚童诗的极简主义、声音艺术、寓言与哲理性,都考验着童心的有无与对美的觉知。朱自强表示,高建刚的童诗能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非凡之美,且具有简洁的美学特质。臧杰谈到,高建刚的童诗写作与现代主义文学写作一脉相承,其诗作善于在城市中发现自然、发现美。赵坤从诗教传统谈起,谈到童诗的滋养功能即诗感问题,运用阐释学的方式从“外感”与“内情”出发解读高建刚童诗。三是童诗的探索性及当代性。徐妍提出,将高建刚童诗集置于百年童诗发展史中“历史地看”,其是“有意味的”亦是“有意思的”,置于21世纪童诗现状“当下地看”,更是以21世纪中国诗人之眼构建新世纪中国儿童纯真心灵的新探索。温奉桥论及,在当下信息压倒审美,审美相对贫瘠的时代,高建刚对童诗艺术德性和审美伦理的思考具有重要意义。陈鷟强调,诗集的标题看似不合逻辑与语法,但给人以无限遐想与阅读期待。李莹以时空中的未来性视角切入,并将童诗纳入文学史视野发现童诗的先锋性传统,指出高建刚童诗在当下儿童文学探索中亦具有先锋性的意义。四是反观青岛儿童文学流脉。刘耀辉指出,高建刚的童诗流淌着明显的青岛因子,并以诗与史双重视角,在青岛诗歌史脉络中把握其意义。

会议最后,作者高建刚发言并致谢,表明其童诗观是“以写诗的方式写儿童诗”,并分享了其对创作的思考。研讨会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生上了一堂精彩的诗歌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