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卡琳•莱斯尼克-奥伯斯坦教授儿童文学专题系列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者:wxxw发布时间:2017-05-23浏览次数:237

  

本站讯  516日—519日,雷丁大学国际童年研究中心主任卡琳•莱斯尼克-奥伯斯坦教授关于儿童文学研究的系列讲座,在文新楼学术报告厅(322)成功举办。

    奥伯斯坦教授系雷丁大学国际童年研究中心主任及儿童文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儿童文学批评研究领域领军人物。著有《儿童文学批评与虚构的儿童》《有自己的孩子:生产技术与童年的文化构建》,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论文集多部。

    此次讲座以“雷丁大学国际研究中心的研究方法”、“童年和性别”、“童年、声音和中介”、“神经科学和儿童文学”等为主题。系列讲座分别由朱自强教授、徐妍教授、何卫青教授等主持,徐德荣教授等担任翻译。

516日上午,奥伯斯坦教授为在场师生介绍了雷丁大学“国际研究中心的研究方法”,即一种对于思考进行再思考(元思考)的研究理路。在讲座中,教授通过一些引文,对儿童文学研究中某些既定的论断进行了质疑与反思。教授指出,对儿童“观察”而得出结论具有不可靠性,因为观察的结论总是在观察之前就已形成。例如对于阅读与阅读乐趣的关联并非自然产生,而是起源于希腊、罗马哲学家对于知识与乐趣的讨论。但这种基于观察而成的论断却并非可靠,因为现实却是有非常多的人不喜欢阅读。由此推及到对于儿童和童年的观察,教授指出,童年的矛盾在于其不能由本身界定,即由一种知识来界定天真本身就是矛盾。并引用哈克和塔克的观点,对于儿童能否被了解、以及了解的手段(调查问卷等)是否可靠等问题进行了再思考。同时,奥伯斯坦教授也对儿童文学研究中频繁使用却鲜被讨论的关键词“认同”进行了思考。随后,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气氛活跃。

517日上午在“童年与性别”一讲中,奥伯斯坦教授就性别中“思维定势”问题进行了再思考。女性主义的发展,使批评家们致力于为女性和儿童创造一个更为友好的性别环境,然而教授却指出了其中的困难所在。例如,人们想把孩子从性别区别中解放出来,认为“孩子”或“儿童”这样的词汇没有性别暗示,但就如乔治艾略特《佛罗斯河上的磨坊》中叙述童年时无意识的选择了“He”一样,“儿童”、“孩子”、“人类”这样看似中性的词汇中实则暗含着男性的预设。同时,教授也对性与性别进行了区分,指出性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性别则是文化意义上的,性的概念不可转换,性别却是可以转换的,就像儿童是可以变化的,而其定义则是固定的一样。最后,教授还以乔治·艾略特的童年回忆为例,指出回忆童年与重新体会童年的区别,并对记忆作为一种研究童年的方法提出质疑。

同日下午,奥伯斯坦教授带来了关于“童年,声音与媒介”的精彩讲演。在以往的研究中,常常认为存在一种对儿童讲话的独特的声音(简单的词汇和文本)。对此,教授指出,这样的论断是否意味着假设了童年和语言是一种已知的存在?同时,教授也对于人们希望给于儿童声音这样的行为,是否真的达成了预期效果的质疑。例如,儿童是否表达出了声音,表达什么声音,以及如何表达很多情况下是由成人决定的;又如,有时声音的被给予者是被迫发出其声音的。最后,教授也对“儿童没有媒介”这样的说法进行了质疑与再思考。

    518日上午,奥伯斯坦教授在“神经科学和儿童文学”一讲中,为在场师生介绍了英美兴起的一种以神经科学为工具进行儿童文学研究的方法,并对此种方法进行了质疑。镜像神经元是理解“共情”的重要概念。教授指出,一方面,儿童文学研究者假设了共情的存在,转而实验,那么这种实验在做之前便已决定了想要得到的答案;而另一方面,对人脑的图像显示只是通过数理统计得出的结果,并不能直接看到大脑运作的结果。因此,通过神经科学观察儿童的研究方法与目的性直接相关。519日,教授还就《柳林风声》中的节选段,为在场师生演示了如何进行了文本的“细节分析”。

在为期四天的讲座中, 奥伯斯坦教授以跨学科的研究思路、广阔的学术视野和一路追问的思想方式,为海大师生带来了富有思辨和冲击性的学术盛宴。

通讯员:李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