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正值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国海洋大学召开庆祝2016年教师节表彰暨座谈会,向辛勤工作的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并对在教学科研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和从事教育工作满30年的同志进行表彰。学校党委书记鞠传进、校长于志刚为受表彰人员颁奖。学校党政领导张静、李巍然、王剑敏、陈锐、卢光志出席会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李扬教授获“第三届青岛高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并代表获奖教师发言。
附:
《获奖教师代表李扬教授在庆祝2016年教师节表彰暨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非常荣幸能参加今天的庆祝会。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是每个教师职业荣誉感、幸福感最充盈的日子。每当此时我常常会想起和这个节日有关的一点往事。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教师节的设立缘起,重要的公开倡导者之一是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王梓坤先生。1984年12月10日,北京晚报的头版刊登了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王梓坤先生关于尊师重道、设立教师节的倡议。五天之后,王先生又召集钟敬文、启功等著名教授开座谈会,一致同意向上级人大提议设立教师节。一个月之后,也就是1985年的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每年9月10日设置为教师节的议案。我的硕士证书上的校长签名就是王梓坤先生,后来又有幸和他在同一所大学工作,有一次开会坐在他身边,王先生对我说:“年轻教师经验少,担子重,要踏踏实实,努力进步”。
钟敬文先生是中国民俗学之父,也是我硕士论文答辩的主席。当年钟老听说我毕业后想当老师,很高兴地对我说;“很好,我们的学科需要新鲜力量,你们要把事业传承下去”。时间如白驹过隙,20岁时我作为大四实习生第一次登上中学讲台,25岁时第一次登上大学讲台,明年我也在高校从教30周年了。但是,两位教师节倡导者语重心长的教诲寄望,始终深深印刻在脑海里,常忆常新。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它始终给我坚守的信心和前行的动力。
非常荣幸自己获得青岛市教学名师的荣誉,同时深感受之有愧。我在海大任教近20年,一直得到校领导的支持,得到教务处的多方帮助,很早学校就将我讲授的民俗学课程推选为首批山东高校百门精品课;得到学校教学指导专家们的指教,得到文新学院和中文系领导和同仁们的支持协作,还从我的学生那里,得到很多启迪和激励。感铭五内,无以言表!我知道我们学院和海大其他院系,包括在座的老师中,还有很多爱岗敬业、成就斐然、深受学生爱戴欢迎的优秀教师,如果不是名额限制,他们都应该获得名师的称号,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人们常常喜欢引用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我校名家课程的客座教授、我非常尊敬的北师大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曾经多次说:他最理想的自己人生的结束就是在课堂上讲着讲着课,或者心脏怎么样了、或者脑袋怎么样了,就能够结束在课堂上。他说:“我渴望的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结束”。王蒙先生听了之后非常感动,多次提及。去年四月份一个夜晚,我在教学楼七区上完课出来,不慎从台阶摔下,因为小动脉破裂,似乎情况还有点危险。当时我脑海里就不期然浮现出童先生的这段话,心里想,没有倒在讲台上,倒在教学楼前也还不错。后来经过连夜两次转院、手术,第二天黎明,我又见到了从东方升起的太阳。一个多月后,我又回到了自己喜爱的课堂。这大概说明,我人生的使命还没有完成,那好,我就尽自己所能,继续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洪荒之力吧。
最后祝老师们节日快乐,身体康健、事业精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