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扎根基层 唱响青春——记我的支教历程

发布者:wxxw发布时间:2016-01-04浏览次数:333

2011829日,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我带着大大小小的行囊,来到了陵县陵城镇凤凰高级小学,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支教生涯。初到这里,似乎一切都不习惯,从交通的不便到住宿的简陋,从信息的闭塞到交流的障碍。可是,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们的关怀、同事们的体贴、孩子们的淳朴使我对这里逐渐由陌生到熟悉再到热爱和不舍。每天伴着学校清脆的铃声起床,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学生谈心,回答他们奇想迭出的问题,与他们一起真诚地开怀而笑……


让课堂多一点色彩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只有五、六两个年级。根据学校安排,我开始担任五年级的语文老师。虽然自己上学将近二十年,也算是阅老师无数,但是当自己成为一名老师时,心中还是不免有些忐忑,担心自己能否扮演好老师这个角色。

万事开头难。为了上好开学第一课,我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我先将自己准备要讲的内容写到稿纸上,然后又反复斟酌、修改。因为自己研究生期间的专业方向是儿童文学,所以我在讲稿中着重介绍了一些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希望能借此打入学生的阵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与学生见面的第一堂课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当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五十来双充满好奇与渴望的眼睛时,我紧张得有点不知所措。在我声音有些颤抖地将自己介绍完毕时,心情才逐渐平复。然后我开始向同学们介绍我的专长——儿童文学,这才了解到除少数几个同学读过《安徒生童话》或《格林童话》外,其他同学的儿童文学阅读几乎空白。这一状况一下子将我拉回到了现实:这毕竟是在农村,不论家庭还是学校,条件都很有限,孩子们能够接触到的课外书很少很少,更不要说有人引导他们去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了。我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们,以前没读过没有关系,以后老师会经常把好听的故事带到课堂上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接下来我绘声绘色地给他们介绍了《宝葫芦的秘密》、《“下次开船”港》、《小布头奇遇记》三部作品的故事梗概,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我又趁热打铁演绎了《你有老鼠牌铅笔吗》中的一段幽默场景:小主人公只身一人到外地,与在火车站接他的人互不相识,只能靠“暗号”联络——“你有老鼠牌铅笔吗?”“对不起,我只有猫牌橡皮。”全班同学无不为之捧腹,在欢笑之余还开动奇思妙想,为故事设计了种种五花八门的联络暗号。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的开学第一课。

在以后的许许多多个日子里,我一直在努力践行着自己的诺言:通过我的课堂让孩子们接触和阅读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我把事先选好的作品带到课堂上,有的时候是我读,有的时候是学生读,也有的时候是师生在一起的“合奏”,读后大家再共同品味讨论。记得有一次读汤素兰的《树的旅行》,故事中的树因不满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而愤然出走,同学们在惊讶于作者的想象力的同时也意识到保护环境是多么重要。我想如果小时候环保的思想便根植于他们的心底,那么他们将来长大后应该很少会去做污染环境的事了。不久,我又开辟了“第二课堂”——我从随行带来的书中挑出四本:《我要做好孩子》、《吹牛大王历险记》、《捣蛋鬼日记》和《奇迹花园》,分发到班里,让同学们在课下互相传阅,希望他们在学会学习的同时,也能学会幽默,学会想象,学会感动……

记得曾读过一本书——《儿童也有文学》,题目很耐人寻味,也发人深思。在童年这段人生最美好的岁月里,不应该只有课本和习题,不应该只有公式和语法,还应该有更多优美的文字和优美的故事去肥沃那片尚待开垦的土地。

  

编辑校刊的苦与乐

2012年新学期伊始,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学校决定创办校刊——《凤凰之声》。由于我的中文专业背景,加之教授语文课程,学校让我担任校刊的副主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各式刊物自己见过不少,也读过不少,但真正动手去编辑一份刊物,确实感到不知从何开始。负责校刊筹划工作的校领导给了我们很多鼓励,也提供了很多建议。我和同事借鉴其它学校刊物的编排设计,结合我校自身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了校刊的主要版块:卷首语、师德风采、学海拾贝、名家名篇、德育故事、英语角、安全教育、校园幽默、名人名言。

校刊的“骨架”有了,然后还需向内填充“血肉”。这又是一关:因为有的版块可选资料太多,而有的版块可选资料又太少,不论多与少,都是一项难题。譬如“名家名篇”这一版块,古今中外的美文佳作多如夏夜繁星,令人目不暇接,筛选时也着实需费不少心思:所选篇目既要契合校刊当期的主题,又要兼顾老师与学生的欣赏水平,做到“师生共赏”,既要文质兼美,又要控制在一定的篇幅。为了裁定合适的篇目,一盯电脑就是两三个小时,以致脖子僵硬,眼睛胀得生疼。有时我心里也不免打退堂鼓:自己又不是这里的正式教师,两年期满后就会离开,至于如此认真吗?但转念一想:难道来支教只是为了走一个过场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在乡村小学空耗两年又有什么意义?不,绝不能做这种敷衍了事的无用功。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的学习生涯,培养了自己严谨的作风与坚定的毅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能将其丢弃,半途而废。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好。就是在这种坚持与坚守下,校刊“创刊号”诞生了,奏出了“凤凰之声”的第一支曲子;再到后来,一期接一期的校刊,带着一缕缕墨香,带着一片片“良苦用心”,送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手中。

校刊虽小,每期只有薄薄的几十页,但它却犹如一座桥,架在老师与学生的心间,恰似一扇窗,让我们与外面的世界连通。

每当看到有同学为自己的作文选入校刊而欢喜雀跃时,每当听到有老师谈论“这期校刊办得不错”时,总会有一股暖意悄悄涌向心底,那是一种自己的用心付出收获别人的肯定与赞许时的感动。

  

给留守的孩子特别的爱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成为留守儿童的孩子也越来越多。我所在的学校,每个班级都有留守儿童,人数七八个到十来个不等。为了丰富他们的在校生活,学校专门整理出一间屋子作为“留守儿童活动室”,摆上桌椅,配上书橱和各种棋具(包括象棋、军棋、跳棋、五子棋等),每天课外活动时开放,供同学们休闲娱乐。我和另外三位同事担任活动室的值班老师,负责照看和指导他们在这里的活动。

最初同学们还有点拘谨,到活动室后不知该做点什么,后来,随着与老师和同学逐渐熟悉了,气氛也开始活跃起来。一般男同学多喜欢下棋,女同学多喜欢看书。下棋的同学为取胜常常拼得天昏地暗,有时就不免生出些小“摩擦”,此时我们值班老师就会变身为“裁判”,上前帮他们调解。看书的同学难免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词或不理解的地方,此时我们值班老师又会变身为“字典”和“百科全书”,为他们解疑答惑。有时同学也会出几个谜语或脑筋急转弯来“刁难”我们,不论能否答出、答的对错,师生都会皆大欢喜。

冬至吃饺子是这里的习俗。我支教第一年的冬至,也是和这些留守的孩子一同度过的。那一天,我和全校的留守儿童一起来到学校的食堂。食堂的老师已经把饺子馅和面准备好了,我们的任务就是“把馅包进面里”。说干就干,大家立刻三五成群分成不同的小组忙碌起来。因为都是农村的孩子,从小就参与家务劳动,所以这点活并难不倒他们,有的擀皮,有的包馅,配合得十分默契,有条不紊。也有个别男同学是第一次包饺子,手忙脚乱之下包的饺子常常“开口笑”。我一边帮他们收拾“残局”,一边指导他们如何把饺子包严、捏紧。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饺子很快就包好了。片刻,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已经端上了饭桌。看着面前自己劳动的成果,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接下来便是一屋子的大快朵颐,一屋子的啧啧称赞。我把碗里的饺子分给周围的几个孩子,看着他们一脸的幸福,我想,此时的饺子对他们而言是什么人间美味也无法比拟的。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这些留守的孩子难得与父母见上一面,更不要说得到父母时时的呵护。因此,他们需要被给予更多的关爱,需要有人分享他们的欢乐,倾听他们的烦恼,抚慰他们的孤独。

  

将支教进行到底

作家黄蓓佳在《作文上的红双圈》一文中写道:“人生的路上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我自幼热爱读书,对知识的渴求与对老师的敬仰早早地便在我的心田里播下了一颗“教师梦”的种子。可是,这颗种子并没能如人所愿顺利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我被一所工科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录取。四年修习,我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学校的保研资格,但我思虑再三,选择了放弃,而改投中文专业,只为了能离梦想更近一点。转眼又是三年,读研期间我在导师的指点下阅读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书籍,深刻体会到儿童文学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毕业后之所以选择支教,不仅是为了圆自己的“教师梦”,更由于我来自农村,深知农村小学教育的落后,希望能尽自己所学为那些同样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011年我被医院诊断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这是一种目前国内外都无法治愈的顽疾,医学界称之为“不死的癌症”。两年来,我克服疾病的困扰,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将自己所学传授给这些渴望了解世界的孩子们。如果生活就这样平静的走下去,那该多好!——我会完成支教,然后考取正式教师,将知识的火炬传递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可天有不测风云,不久前我的病情突然加重,右胯至右踝剧痛难忍,右腿不敢着地,行动十分艰难。到医院检查,医生说髋关节已发生病变,治疗比较困难,暂时可以靠药物来缓解症状。最初的药物并没能发挥效用,疼痛依旧,尤其到了晚上,更加剧烈——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睡,只能咬紧牙关,将头埋进枕头默默地流泪,等模模糊糊有些睡意时,天已放亮。病痛的折磨使我一度想中断支教,去做进一步的治疗,可是想到我带的是毕业班,孩子们即将升入中学,现在是课程最紧张的时候,学校一时间也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接替,便又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每天,我还是如往常一样,准时地来到教室,为学生们上课,所不同的只是手里多了一根自制的拐杖。

渐渐地,我发觉抬头仰望天空越来越困难了,从宿舍到教室的距离竟是那么漫长,短短的一节课的站立也会大汗淋漓……但是,每当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和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时,所有的愁云惨雾便都转瞬消散。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到底,让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能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然后带着满心的欢喜与自豪去开启新的一页,而不是在这样小小的年纪就留下人生的遗憾。


光阴流转,两年支教即将期满。一路走来,有泪也有笑,有失也有得,也曾徘徊,更多的是坚守。就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也许我的努力微不足道,但是,当有无数滴水汇聚起来时,那将会是另一番景象。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基层,扎根基层,在这片广阔的天地唱响嘹亮的青春之歌。

  

(注:本文作者孙占恒系我院2008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毕业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