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学院开展2011级本科毕业答辩

发布者:wxxw发布时间:2015-05-28浏览次数:468

本站讯  5月28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文新)在文新院楼进行2011级新闻与传播学系本科毕业作品答辩。答辩分为“报纸作品组”“书籍、杂志作品组”“广告设计作品组”和“广电影视作品组”,分别在文新院楼319室、320室、322室及乐海堂同时开展。

报纸是大众传媒的重要载体,从诞生到今天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在“报纸作品组”中,答辩学生制作出《青快报》、《浪潮》、《色彩》、《今朝周刊》等作品。《青岛绿周》小组成员在答辩中就选题原因、报纸定位、版面划分和报纸特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并以五篇主打稿件为例分析了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一次次的经验教训中,他们表示对于记者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以声音和图像的形式来传递信息的广播电视,是覆盖范围最广泛的一种传播媒介。参与“广电影视作品组”的学生在进行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半的拍摄后,剪辑制作出一份份作品呈现给观众。新闻专业2011级陈玮曦小组作品《海穆之家》以海大穆斯林为主题,拍摄地点从日租房到清真寺,从青岛火车站到北京大学,记录海大穆斯林的真实生活。阿訇诵读古兰经的声音回荡在空中,一张张海大穆斯林的笑脸呈现在画面中,这让在现场观看的新闻专业2013级纳昕勃为之动容。同样作为海大穆斯林,纳昕勃在采访中表示通过画面她仿佛回到离青岛1500多公里的家乡。“其实就像影片中提到的那样,我们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信仰。”

同为“广电影视作品组”的《初见》以海大“初见乐队”为主人公,历时一年半的拍摄制作,得到了老师的一致好评。小组成员在答辩中表示团队之所以确定这个主题,就是想要突出不一样的大学生活,表现不一样的青春。“这也算是我们大学生活的记录,是对我们大学生活的告别。”对于这部精心制作的作品,“广电影视作品组”组长伍新明教授给出了“达到一般电视台播出水平”的高评价,同时他也指出关于拍摄角度、机位和音效的问题。

在“书籍、杂志作品组”中,作品《新风尚》杂志的四位小组成员以准备过程为序依次展示了准备的模块。他们从市场调查到杂志的设计、稿件征集,从杂志出版到推广,进行详细阐述,并对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总结。《少儿人文》小组从儿童人文入手,为孩子们制作杂志,精美的插图和文字赢得老师的好评。金鑫老师也从排版、标题颜色、字号等方面指出杂志版面的不足。排版,需要将文字、图片、图形等可视化信息元素在版面布局上调整位置、大小,使版面布局条理化。《少儿人文》的小组成员表示在排版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是锻炼耐心和细心的重要过程”。很多平凡人都有自己不平凡的大学生活,《毕业十年·平凡路上》小组以“平凡的人生不平凡”为主题,并邀请毕业十年现已成家立业的许崇吉担任作者。对于书籍封面的制作,小组成员用“失败是成功之母”形容四次的封面修改,最终简洁而饱含深意的封面设计获得老师的好评。欧阳霞教授对小组成员的努力表示肯定,并表示自己“被书内温暖细致的文字所打动。”

广告作为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在当代社会被频繁地运用。“广告设计作品组”共呈现九份作品,其中《“咔嚓摄影”广告创意与策划》让老师和观众眼前一亮。“咔嚓摄影”小组主打的证件照拍摄以“在可见的未来,遇见最自信的你”为主题,将学生智能卡上的照片与小组拍摄的照片作比较,突出了“咔嚓”摄影在证件照拍摄上的优势。

答辩结束后,傅根清教授告诉学生们“一个好的作品一定要先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别人。”同时,他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并积极与指导老师联系。最后,傅根清教授强调了毕业答辩的重要性,并对今后答辩的学生提出“一定要端正态度”的要求,“这是你们四年学习成果的完美呈现。”

    通讯员:沈未来 朱会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