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艰险 敢为人先,中国海大研究生公选课“海洋科考认知实践”继续开展

发布者:吴俊龙发布时间:2021-12-13浏览次数:1002


  本站讯 12月8日至9日,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公共选修课“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在“东方红3”船上继续开讲,副校长闫菊和70余名师生参加实践学习。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海洋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永恒追求。为了创新课程思政形式、打造海大特色的思政课程体系、培育具有“海味儿”的创新人才,学校连续多年在海洋强国建设的“国之重器”——“东方红3”船上开设“海洋科考认知实践”,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研究生开放,内容包括参观“东方红3”船、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习、学习海洋调查基本知识和海洋多学科常规要素观测方法、观摩海洋调查仪器设备实操、聆听校领导和思政老师讲授思政报告等,每期“海洋科考认知实践”为期两天。

  8日上午,全体师生在奥帆中心码头登上“东方红3”船后举行了简短而又隆重的起航仪式。伴着一声汽笛,船舶驶往大公岛海域,师生观看离泊和航行全过程,实地观察并体验沿途海洋环境的状况。

  观看“东方红3”宣传片,参观驾驶室、生活区和实验区,参与弃船求生演习,师生深入了解“东方红3”船,领略全球最先进的静音绿色科考实习船的风采;实验室老师从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地质等方面讲授海洋调查的基本知识,深入浅出,精彩纷呈,博得阵阵掌声;学习船载先进海洋调查仪器设备的相关知识、现场观摩CTD(Conductance Temperature Depth,温盐探测仪)探测与样品采集全过程,同学们受益匪浅。

  “东方红3”船建设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副校长闫菊为在船师生和工作人员做了题为《“东方红”科考实习船的前世今生》的报告。“东方红”“东方红2”“东方红3”海洋考科实习船诞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的设计建造,引领了我国科考船的综合水平,是中国海洋科考船发展的缩影和见证,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标志。从1965年至今,作为海上流动实验室,将我国的海洋科考事业从黄海渤海等近海拓展到四大洋和南北极,引领了我国海洋科教事业的发展,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累计30000余名师生登船科考学习,为海洋强国建设培养了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抢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构筑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做出了重要贡献。闫菊希望同学们领悟和践行“不畏艰险、探索不已、勇于超越、敢为人先”的“东方红”精神,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海洋强国的建设者。

  期间,国家教学名师、研究生教育督导、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汪东风教授为师生带来了《茶艺基本知识》的精彩报告。

  2021级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郑慧玲表示:第一次上船出海,给了我全新的人生体验,也坚定了我在海洋专业方向深耕的决心和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探索海洋,发展海洋,建立海洋强国是党和国家的初心和使命,海大学子定会不负所托,积极践行“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时刻怀揣着敬畏之心,认真做好科研工作,为海洋强国建设奉献力量。

  2021级应用经济学博士褚天扬感悟颇深:从“东方红”到“东方红3”号,见证了新中国海洋科考事业的迅速发展,彰显了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蓝色“信念”。变化的是海大的人和故事,不变的是海大人“崇尚学术,谋海济国”的价值追求,引导着海大人以及数代的海洋科学工作者乘风破浪,上下求索。作为新时代海大学子,我们要继承并发扬海大的学术精神,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据悉,从11月11日起,“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公共选修课共安排12批次、1000余名师生登船学习。课程融入“海洋强国与伟大复兴”系列思政内容,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课程思政的内涵;融入体育教育,依托船上健全的体育设施,开展体育锻炼;融入劳动教育,实践学习期间的餐厅和宿舍卫生由学生打扫,养成爱护公物、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课程将德智体美劳融为一体,设计新颖、地点独特、独具特色,为培育坚守学术理想、坚定报国之志的海洋强国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提供了坚强保障。

文:通讯员  图:吴涛

合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