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
谋海济国
2023-10-25
中国海洋大学10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
2024-09-05
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第六期学员选拔工作通知
2024-08-14
关于2024年新生报到期间校园交通保障工作的提示
信息门户
校内通知
学校新闻
邮件系统
信息服务
领导信箱
信息公开
捐赠
校园VR
校庆网
访客
适老
访问旧版
En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校徽
学校校旗
学校章程
组织机构
历任领导
私立青岛大学时期
国立青岛大学时期
国立山东大学时期
山东大学时期
山东海洋学院时期
青岛海洋大学时期
中国海洋大学时期
现任领导
学校简介
内容1
数字
内容2
轮播图
内容3
校训
办学有关指标
历史沿革
院系设置
重点建设
一流大学建设
学科专业介绍
本科专业分布
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重点学科
教育教学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留学生教育
非学历教育
继续教育
非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
审核评估
科学研究
学术期刊
大型科学仪器
科研调查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蓝色经济
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
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基地
自然科学科研基地
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前沿科学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
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青岛市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
青岛市工程研究中心
青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内科研基地
校地共建科研基地
校际共建科研基地
校企共建科研基地
科研政策专题
科技成果汇编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信息
人力资源
人事综合管理系统
人才招聘
师资队伍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国际教育交流
图书档案
图书馆
档案馆
期刊社
出版社
通知公告
校园服务
数字后勤服务大厅
信息服务
海大校历
心理咨询
校园VR地图
更多
>
探索海大
综合新闻
更多
>
学校科技人才计划项目申报交流会举办
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新疆分会成立大会暨庆祝建校100周年校旗全球传递活动乌鲁木齐站举行
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菏泽分会成立大会暨庆祝建校100周年校旗全球传递活动菏泽站举行
王厚杰带队赴山东省煤田地质局调研
学校召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前沿学术论坛
“海大诚盟”2024中国海洋大学烟台校友发展论坛暨烟台分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举行
海大要闻
更多
>
世纪海大 谋海济国
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姜元韶一行到校调研
中国海洋大学举办2025届毕业生秋季大型供需见面会
2024人工智能融合海洋科学跨越发展学术研讨会举办
张峻峰带队赴新疆推动对口支援新疆农业大学工作
勇担使命 锐意进取 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中国海洋大学部署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工作
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香港城市大学鲁春副校长一行来校访问
媒体海大
更多
>
【人民网】中国海洋大学举行建校100周年新闻发布会
【大众日报】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海洋大学10支实践队牵手燕窝村
【新华社】“蛟龙号”顺利完成深海羽流絮凝实验
【中国教育电视台】蔡勤禹:在碧海波涛之上遍寻真理的味道
【中国科学报】树立大食物观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中国自然资源报】耕海牧渔 问粮沧海
专题专栏
更多
>
中国海洋大学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网站
勇担使命跟党走 踔厉奋发创一流
庆祝建校100周年专题网站
中国海洋大学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奋进之笔”专题网站
八关山下 ——校史专题网站
弘扬教育家精神专题网站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网站
中国海洋大学形象识别系统
学术海大
更多
>
中国海洋大学在中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吴立新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中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揭示了中尺度海气热力耦合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机制。成果以“Midlatitude mesoscale thermal Air-sea interaction enhanced by greenhouse warming”(《全球变暖下中纬度中尺度热力耦合增强》)为题,在线发表于 Nature communication (《自然·通讯》)期刊。研究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第一层次教授马晓慧为第一作者,原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博士后、崂山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张行之为通讯作者,联合学校及崂山实验室科研人员共同合作完成。 中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对海洋环...
学校在海洋纤毛虫新模式体系构建方面取得新进展
本站讯近日,学校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原生动物学团队高凤课题组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s and Proteins Expressed at Different Life Cycle Stages in the Model Protist Euplotes vannus Revealed by Both Transcriptomic and Proteomic Approaches”(基于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方法揭示扇形游仆虫不同生活史阶段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谱)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综合利用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全面解析了海洋纤毛虫(扇形游仆虫)整个生活史过程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谱,揭示了大量有性生殖相关的新基因,为未来深入研究基因组重排和有性生殖相关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资讯。在浩瀚的生物进化长河中...
学校在动物生殖细胞的分化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本站讯近日,学校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苏颖和赵龙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翻译)杂志发表题为“RpL38 modulates germ cell differentiation by controlling Bam expression in Drosophila testis ”(翻译)的研究论文,阐明了核糖体大亚基蛋白RpL38调节果蝇精子发生的作用机制。成熟精子的产生需要经过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精细胞伸长个体化等多个阶段,这一系列过程统称为精子发生。课题组主要以果蝇为模式动物,关注在精子发生过程各阶段中的核糖体组分蛋白的不同功能,包括非传统核糖体的生物学功能。课题组先前已报道了核糖体小亚基蛋白RpS25和RpS3在果蝇精子发生的功能,本研究聚焦于核糖体大...
学校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获得新进展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电子工程学院李光亮副教授受邀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顶级期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自然·机器智能》)发表题为“Embodied intelligence: Realizing full body control of humanoid robots”(具身智能:实现人形机器人全身控制)的论文。具身智能的理念与图灵1950年提出的人工智能概念密切相关,被认为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一种有效途径。具身智能通过将智能算法与机器人物理实体的感知、动作和环境相结合,通过与环境交互获得更自然、更智能地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人形(类人)机器人有可能成为最终的通用实体机器人。然而,当前大多数人形机器人设计都涉及集中式控制方法或聚焦于部分功能...
中国海洋大学在工业级电解水制氢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孟祥超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发表了题为“Engineering active and robust alloy-based electrocatalyst by rapid Joule-heating toward ampere-level hydrogen evolution” (快速焦耳加热构建高效稳定合金电催化剂实现安培级制氢)的研究论文。
海大人物
更多
>
海大人物
遇见您,是我人生最美的际遇——两院院士笔下的海大“大先生”
遇见您,是我人生最美的际遇
海大人物
“让中国菌造福中国人”——记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张兰威
海大人物
逐梦前行创新路 经略海洋谱新篇——记2023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魏志强
海大人物
发展水产加工行业,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长湖教授的水产加工之路
海大人物
“惟愿你们策马扬鞭不负韶华”——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导张婧与毕业生的故事
海大人物
扬帆廿载风正劲 踔厉奋发正当时————写在中国海洋大学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本科教学运行体系施行20周年之际
海大人物
矢志不渝创新路 匠心传承育英才——记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刘贵杰教授
海大人物
逐梦“一带一路”,发展海洋特色来华留学生教育
文化海大园
讲座论坛
/
海大史苑
/
走进海洋
更多
>
未来海洋全球公开课第6课-The Dynamical Effects of Topography
2024/09/26
未来海洋全球公开课-The Dynamical Effects of Topography
报告人:
海大人文讲坛2024年第69讲-王志强:关于中华法特质的思考
2024/09/26
海大人文讲坛-王志强:关于中华法特质的思考
报告人:
海大人文讲坛2024年第68讲-耿强:话语来自实践: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翻译话语研究
2024/09/26
海大人文讲坛-耿强:话语来自实践: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翻译话语研究
报告人:
研究生百川讲坛第373讲-陈桦:由听到说:输入型教学活动形式对语言输出的影响
2024/09/25
研究生百川讲坛-陈桦:由听到说:输入型教学活动形式对语言输出的影响
报告人:
更多
>
校史上的三个“ 海洋研究所 ”
蔡元培在海大园的深深足迹
私立青大的结局:并入国立青大,并非停办
梁实秋:莎翁全集翻译之路自青岛始
更多
>
长“舰”识!福建舰、辽宁舰......海军舰艇命名到底有啥讲究?
报告人:
拟幽灵蛸:神秘动物在这里
报告人:
“咸淡争霸赛”:大西洋VS太平洋,盐度差距悄然拉大!
报告人:
被誉为“海上大熊猫”的它,竟是唯一以中国命名的鲸类?
报告人:
遇见海大
校园VR全景
行远东方红
微信群
QQ群
反馈邮箱
zhuye@ouc.edu.cn
反馈电话
66786336 66782163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