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文化海大园

  • 首页  文化海大园  海大史苑  史海钩沉
  • 传承与坚守:水产学人谈恩师话师承

    作者:杨文昭发布时间:2023-04-17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报 字号:

    李德尚(1928—),我国水产养殖学科著名科学家、水产养殖学第一位博士生导师,水产养殖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水产养殖生态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内陆水域鱼类增殖学》《淡水鱼类养殖学》。培养的学生中有 3 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 位成为中国工程院或中国科学院院士。

    董双林(右二)和王芳(左二)、田相利(右一)等

    董双林谈恩师李德尚

    董双林,中国海洋大学原副校长,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水产养殖生态与养殖模式研究。系统研究了水产养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发了盐碱地池塘水质调控技术,优化了滩涂池塘清洁养殖模式,开拓了我国深远海养殖领域,2006 年和 2012 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9 年,在大连水产学院工作7 年后,我考入青岛海洋大学,师从李德尚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去华东师范大学做了两年博士后。1994 年博士后出站后,在先生的感召下又回到海大工作。30 多年来,每每想起与先生一起学习、工作时的点点滴滴,总是感慨万千!下面我想以 6个字,即敬业、方法、辩证,概括、叙讲一下我的感恩之情。

    先生常告诫我们要“敬业”。他常说,“做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到极致!”1989 年至 1992 年,我跟先生读博士,所选题目是“鲢鳙鱼摄食生物学的实验研究”。先生希望我的研究成果能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这在我国还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是一个近乎苛刻的要求。为此,我也记不得跑过多少个(次)图书馆!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 年我的第一篇论文在英国《鱼类生物学学报》发表。据查,这是海大研究生在国外主流刊物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在先生指导下,开拓国际视野,在国际上发表的两篇论文为我以后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先生常提醒我,要将实验室工作做到极致,“一是需要任务方向选得对,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二是需要时间,要系统性做”。屈指数来,受先生委托接手水产养殖生态学实验室 20 多年来,我们心无旁骛地做了三件半事。第一件事是,兑现了承诺,花了 20 多年时间,于 2017年出版了《水产养殖生态学》研究生 教 材。 世 界 水 产 养 殖 学 会 前 主席 Patrick Sorgeloos 教 授 在《World Aquaculture》上为该书写了书评,并认为,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水产养殖生态学作为水产养殖的新学科方向或二级学科已经形成。第二件事是,花了十年功夫,完成了盐碱地塘基渔农系统构建和水质调控关键技术研究,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并于 2006 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件事是,又花了十年功夫,优化了滩涂海水池塘清洁养殖结构模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于2012 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有半件事是,2014 年开始实施深远海鱼类绿色养殖研究,现已完成 120海里外黄海冷水团海域鲑鳟鱼类养殖技术路线验证、中试工作。接下来的养殖技术优化和实现规模效益,也许还需要 5 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先生十分注重“方法”学研究,为水产养殖生态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先生研创了指导大水域施肥的生氧量生物测验法,发展了养殖水体围隔实验方法,发明了池塘底泥呼吸器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库浮式围隔和池塘陆基围隔实验方法的采用,使水产养殖的野外现场研究从经验试错法跨入了可控实验生态学研究阶段。

    先生常出神入化地运用“辩证”思维指导我们持续创新水产养殖模式。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先生就论述了施化肥与投饲料相结合开展鱼类养殖的奇妙效果和原理。施化肥会使水体光合作用增强,养殖生态系统向氧化方向发展,即 pH、溶氧上升,二氧化碳减少,严重时会出现鱼类“气泡病”(类似潜水病);而投饲料后,残饵和粪便的分解会使养殖生态系统向还原方向发展,即 pH、溶氧下降,二氧化碳增加,严重时会出现缺氧死鱼。但是,如按比例使用施化肥和投饲料技术则可保持水质稳定,水体鱼产力成倍提高。

    上世纪 90 年代末,在先生指导下我执笔写了《论海水养殖的养殖容量》一文,提出了通过自养种类(如海藻)与异养种类(如鱼类)的综合养殖提高水体养殖容量的方法。其原理也是将两个似乎对立的事物,以一定的比例配置,可实现两个相反但互补过程的平衡,达到扩大水体养殖容量的效果。

    当下,我们面临人口增长、水域富营养化、全球气候变化三重挑战。水产养殖简单集约化发展模式可以满足高产需求,高耗能的循环水养殖模式也可做到零排污,但当下要同时满足高产、低排、低碳三重目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传承先生“辩证”理念,我们提出了水产养殖“生态集约化”发展概念和方法,以实现高产、低排、低碳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只有到了非化石能源在集约化养殖中普遍应用,基于光合作用的养殖模式充分发展,水产养殖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发展。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还需努力工作 30 年!

    王芳谈恩师李德尚

    王芳,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主要从事甲壳动物行为生态学与健康养殖研究,在甲壳动物捕食 / 争斗 / 攻击行为生理机制、鱼虾综合养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养殖系统营养物质传输途径与效率量化、健康养殖模式优化、水质调控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1989 年,从青岛海洋大学毕业后,青年时期的豪情壮志让我选择了留校工作,投身国家水产事业。彼时,李德尚先生刚刚在国内创立了第一个水产养殖生物学实验室(1998 年更名为水产养殖生态学实验室),而我有幸担任了先生的助手,得到先生亲自指导。常言道“请将不如激将”,当初面试时先生的激将之言仍言犹在耳:“王芳,水产工作并不轻松,我特别想要一位男生,而你一个女孩儿,这么瘦瘦弱弱,能干得了吗?”“我可以!”倔强的我坚定地选择了留下工作,誓要在水产养殖生态学领域做一番事业。此后不管室内研究,还是野外调研,在先生严格指导下,我都努力将每一项工作做到最优,辛苦的付出也成就了我的快速成长。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先生严谨求新的治学理念、勤勉踏实的工作态度、真挚朴素的处事风格……每每想起,心里无尽感念。从教三十年来,我一直努力将先生的教诲融入工作当中,传好先生精神,走好科研之路,育好水产后人。

    废寝忘食是先生科研路上的常态。受先生影响,我在工作当中一直干劲十足,以先生以身作则之宗旨为己之宗旨:在养殖场与学生一起劳作、一起收获,条件艰苦但心里甘甜;在实验室与学生一起分析结果、探讨思路,头绪繁杂但信念弥坚。闲暇时间每次回顾这些,直觉对水产事业的热爱更增一分。

    先生时常鼓励我们开拓视野,求新求实。这些年来,我带领团队在做好已有养殖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紧盯科技前沿,围绕甲壳动物行为生态学这一重要但国内研究薄弱之处,急生产之所急,敢为人先,在中国海洋大学率先开创了甲壳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近年来层出不断的成果,不仅夯实了团队在学校的研究地位,也极大增强了在国内水生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影响力。

    先生教育我们要服务国家需求。随着国家以海谋国、生态发展战略的调整,团队在国家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中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与水质综合调控技术”为研究突破点,服务水产养殖的转型发展。近年来,团队更是积极参与国家公益事业。2015年,习主席提出“到 2020 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响应国家号召,2017 年以来我多次带领团队前往西藏其香错开展调查研究,协助当地建设了“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双湖科考站”,今年在团队技术支持下的那曲双湖卤虫卵深加工项目也已落成。以科技力量助力当地脱贫,这是我们团队的目标,也是我们作为科研工作者的荣耀!

    科研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育什么人、怎样育人上,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那就是言传身教、亦师亦友。感念于此,我在科研和生活中都会与学生打成一片,倾听学生心声,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学业和生活问题。先生为我们创立一个温馨的生态大家,我所在的团队也形成了一个“芳草地”小家,一大一小,两个不同的家庭,但情出一脉;一老一少,两代不同的人群,但薪火相传。我不忘先生因人施教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领域,不仅通过《养殖水环境化学》和《池塘养殖水质管理》等课程的讲授,增进学生对养殖生态学方向的了解,而且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设计了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誓像先生一样,当好学生科研路上的导师。

    海洋兴,则大国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更是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谋海济国责任重,因海而兴正当时”,作为水产人的我们,在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道路上将大有可为,也应有所为。我们将坚守在科研三分土地上,坚守在教学三尺讲台上,秉持先生之理念,讲好水产故事,传好水产经验,育好水产新人。更要像先生这般纯粹之人一样,行路不问前程,育人不改初心,扎扎实实把文章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海上。

    田相利谈恩师董双林

    田相利,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产养殖生态学和水生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近年来在重要海水经济养殖种类的个体生理生态学、海水池塘养殖系统结构优化、高效清洁养殖模式以及微生态制剂研究与应用等方向均获得多项创新性成果。

    我是从 1998 年开始在董双林教授指导下进行博士研究生学习的,研究方向延续了实验室传承的养殖生态学,当时具体的研究内容是变温条件下中国明对虾生长和代谢特性。毕业以后,我到澳大利亚做了一年博士后,之后就留在养殖生态学实验室工作一直到现在。

    回想起来,我在水产养殖生态学实验室工作学习了 25 年,除了攻读硕士学位的三年,相关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一直是跟随董老师进行,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水产养殖生态学研究,内心充满感激,也对为人师表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董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个人的体会和感触是很多的,很难几句话说清楚。但有几点我的感触是非常深的:

    一是董老师的敬业精神。董老师既有着对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方向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也有着对中国的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新模式执着的追求与探索。这些年,实验室对于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模式进行了很多探索。从盐碱池塘的健康养殖模式,到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模式,再到近几年的阳光工厂化和池塘生态集约化养殖模式,及至到现在开拓的深远海冷水团鱼类养殖重大创新模式,无不体现出董老师对水产养殖产业的热爱与执着。这个过程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科研上的东西,这份敬业与执着也感染着我,激励我把现在喜欢的研究事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二是董老师既有对学科发展和科研方向的宏观视野,也有对具体研究方法的细节关注。我博士毕业后,从董老师那里接过来了研究生实验生态学的授课任务,讲义是他编写的。这门课程里有一部分内容介绍的是实验设计方面的原理与方法。在准备和授课的过程中,我学习了很多实验设计的知识与技巧,受益匪浅。迄今,我讲授这门课程很多年了,这本教材也已经准备好在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直到现在,董老师在具体实验设计上的缜密与巧妙,还是经常让我从内心里钦佩不已。董老师在我正式工作后曾送给我两本书,是关于研究的方法论及研究的哲学方面的,我拜读了很多遍,这两本书我一直珍藏着,也一直受益到现在。

    水产养殖生态学实验室师承李德尚先生和董双林教授,在池塘养殖生态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几十年来,在水产养殖系统结构优化、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技术、水产养殖生物与养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多方面均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曾先后 2 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成果,部分研究引领了水产科技发展方向。继往开来,作为传承人之一,围绕海水养殖绿色生产新模式和关键技术,在积极开拓新的研究方向的同时,我想我有责任和义务把实验室多年积累下来的传统研究优势和务实、敬业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

    朱柏杉谈王芳老师

    朱柏杉,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学 2019 级博士研究生。2013 年开始在水产学院学习,硕博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三疣梭子蟹领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时光倒流到 2016 年,在王芳老师主讲的《水环境化学》课程中,她干净利落的话语、诙谐幽默的风格、谈笑风生的教态……深深吸引了我。彼时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进入王老师的研究团队!天随人愿,2017 年 9 月,我成为王老师团队的一员。四年下来,对王老师的认识在我的头脑里日渐形成一幅完整的画卷:科研上严谨求是、率先垂范,生活中乐善亲生、甘苦与共。

    日常生活里,王老师不乏轻松俏皮话语,引得大家工作的紧张感瞬间消逝在欢声笑语中。在这样亦紧亦松的环境里,在这样亦师亦友的关系中,团队成员在王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完成了科研路途上从资料查阅、研究设计到成果形成的每一篇章。这里面,每一处难关的攻克少不了王老师的身形,每一次成果的诞生,王老师却甘居幕后。

    在科研上,王老师传承李德尚先生之理念,以高标准要求学生,不断教育大家要踏踏实实做学问,认认真真干科研,对待研究细节更要一丝不苟。身为一位女性,王老师从不搞特殊化,不搞差异化,这位“不让须眉”的巾帼身上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工作干劲,“973”课题里挽着裤腿下池塘,“蓝粮”专项中亲自带队搞调研。2017 年起,我参加了青藏高原区域进行盐湖水质分析研究工作。那时,亲耕水产近三十年的王老师,更是满怀对水产事业的一腔热忱,数次与我们一同深入海拔 4700 米的区域开展研究,为当地借助卤虫资源开发实现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支持。“苦心人,天不负”,2020 年,在团队技术支撑下的西藏那曲双湖县“卤虫卵深加工工厂”成功竣工投产。

    然而这样一位“巾帼”,在面对学生时却总是“心软”,搞起学生特殊化。工作生活上,自己有困难,她选择坚忍不言、默默承受;但当学生有需要,她却总是嘘寒问暖,及时解答科研上的疑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消除学生事业发展上的困扰。在西藏盐湖调查期间,王老师为了加快研究进度,不惜忍受着身体上的不适;但当我稍感不适,王老师却让我赶紧静心休养。科研道路上虽有时枯燥难耐、条件艰苦,但在王老师感召下,团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科研战斗力,牢牢围绕社会所需、紧盯发展前沿。

    未来,我一定以此为标准,传承好王老师精神,为水产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刘龙镇谈田相利老师

    刘龙镇,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学 2018 级博士研究生。2015 年进入水产养殖生态学实验室学习,硕博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不同微生态制剂添加方式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及刺参肠道菌群对外源扰动的响应及生态学机制研究。

    入学前田相利老师同我见面交谈过一次,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和蔼、亲切、爱笑,交谈过程中,老师仔细询问了我的科研意向并对我提出的问题给予了悉心指导。同时,田老师向我介绍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实验室取得的丰硕成果,当谈到研究课题时,田老师目光中充满了对科研的无限热情。这也是第一次和田老师见面时令我感触最深的。直到现在老师对科研的热情依然如此,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位学生。

    在日常科研和生活中,田老师都给予我们很多关怀和指导。我在本科阶段是生物学专业,刚来实验室时对于水产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所欠缺,为了能更好适应实验室工作,田老师安排我去实验基地跟着师兄师姐“历练一番”,而且田老师会经常到基地亲自指导我们,与我们一块探讨交流,正是在实验基地那段时间的学习,让我能够真正学习到关于水产养殖和生态学方面实实在在的知识,储备了专业技能,也为我现在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科研,田老师严谨、求实、勤奋、敬业。从选题立题、实验设计、实验的实施直至论文撰写和修改,他都是严谨细致地指导。特别是我们在实验基地做实验,田老师时刻牵挂在心。记得研二那年,我们在实验基地做养殖实验,前期实验进行得不太顺利,田老师几乎每周都会打电话仔细询问实验情况并耐心指导,每次打电话都叮嘱我们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非常清楚地记得那年天气异常炎热,最高达到了 40℃,田老师来基地看望我们,他更是不顾高温亲自查看养殖情况并亲自操作指导我们。田老师时刻教育我们“我们搞养殖的一定要勤快,懒人是做不好养殖的,做实验一定要严谨细致,细节上一定要注意,哪怕是很小的细节都会决定成败!”

    2018 年硕士毕业后我又考取了田老师的博士研究生,承蒙老师不弃能给我机会继续自己的科研探索道路。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我会时刻铭记田老师的教诲,传承好田老师的精神,勤奋刻苦、严谨求实,踏踏实实走好科研道路的每一步。

    文章作者:杨文昭

    文章来源:第2110期《中国海洋大学报》(2020年11月13日)

    文:
    图:
    返回列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