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大学毕业已是十年有余。如果说海大是青春最美的一段岁月,那么在校报记者团的记忆则是这段岁月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初进海大,宿舍门口都会有一沓报纸,印刷精美大气,散发着浓浓的墨香。不久,校内各类社团开始纳新,五颜六色的海报贴满了浮山校区宿舍区附近的海报墙。我是在发送到宿舍的报纸上看到纳新通知的。出于对文字的情有独钟,我第一时间就通过邮箱报了名,把自己写的一首热乎乎的小诗《火山》投递到了编辑部。没过几天,听闻编辑部老师通过师姐打问我的名字,还着实兴奋了一阵。
面试是在浮山校区C区的一间小教室里进行的。我们在上面讲述答题,充满朝气的记者团前辈们坐在下面,既成熟沉稳,又专业严肃,还透着点职业气息,给我人生的第一次面试蒙上了一层庄重感,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
进入记者团,就开始了校报学生记者生涯。每个星期我都会研读从宿舍收到的校报,仔细琢磨什么样的稿子才容易被编辑部老师相中,同时关注学院乃至学校的各种活动,从小豆腐块写起。每个周六或者周日下午我都会在学院机房忙活一下午,最后将一周的活动稿一起打包发给编辑部。刚开始命中率较低,随着写稿次数增加和打字速度变快,渐渐地,几乎每周校报上都会见到我的稿件,文章中有短一点的小消息,也有长一点的通讯、散文。后来,我也深入参与到报道学校的大型活动中,先后两次负责校运会的报道,美丽的鱼山校区,樱花飞舞,一群学生记者前后奔忙,只为第一时间写出最精彩的特写。
再后来,我通过努力和积累写到了校报的一版专栏,有机会采访到了海大最牛的教授和科研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我高兴地看到自己的笔力逐渐提高,获得过青岛市征文比赛一等奖、校征文比赛第一名等若干奖项,还获得了“校十佳记者”“优秀记者”等荣誉称号。研究生期间为校报写评论,主编经常一字不改,工作之后,承担了重要的笔杆子工作,均得益于在中国海洋大学报的这段学生记者经历。同时,我也跟经常接触的优秀学生记者和受采访的老师们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譬如知难而进、谦虚谨慎、勤奋好学、雷厉风行等等。在大学、研究生期间能有机会去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China Daily实习,还是主要得益于校报带给我的勇气和视野。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与海大有关的全是生动的画面,写也写不完。美丽的海大人文荟萃,我还有幸采访过王蒙先生,听他讲述文化传承,在白先勇先生的梦想里感受过传统戏曲的现代之美……大学因大师而成其“大”。海大有大师,每年也会有很多大师造访留下足迹,更增添了这所背山面海的学府的精神气质。非常有幸在临近毕业的时候获得了学校第十届优秀学生标兵称号和文苑奖学金。在答辩会上,学校党委张静副书记听了我的个人介绍,说经常在校报见到我的文章,现场各学院的领导纷纷点头表示赞许,能看出校领导对校报的关注和对学校宣传工作的重视。
在记者团,我也通过采访任务结识了很多好朋友,不少直到如今还经常联系,每次互相问候都倍感亲切,感觉青春不曾走远。记者团的编辑老师对我们也非常好,一个校园有一个校园的文化,海大的文化在每一个海大人身上得到了折射,校园里每片绿叶都充满了暖暖的海风气息。
我家有三个姐弟,大学期间,正好是三姐弟密集上大学、上研究生阶段,负担非常重。除了学校提供的助学贷款和各类奖学金、助学金,每个月我还能收到校报编辑部发来的稿费,虽然不多,但心里着实美。到了大三,我还加入了发校报的队伍,勤工俭学,不仅为家庭减轻了负担,还用这些钱买了书籍和录音笔,倍感兴奋。
十年倏忽而过,如今在家里的书房依然珍存着厚厚的一沓校报,静静存放在我最珍爱的学生时代的物件里。每次翻看,都觉得曾经的文字,虽然略显幼稚,但很真实感人,写满了在人生最好的时光里自然涌动的诗意。那是一段坚持不懈笔耕不辍的青春岁月,是一段温暖如家的最美记忆。
言短情深。匆忙落笔,生怕文字粗疏,让自己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读到。但是我也期待你们能读到,因为这里留下了我们共同的记忆,这里曾是也将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借此机会,向培养指导过我的编辑部老师们,向耐心接受我采访的老师们、同学们,向培育过我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们道声深情的感谢!
文章作者:董倩倩(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0届毕业生,曾任《中国海洋大学报》浮山校区记者团团长;现在农业农村部党校任职)
文章来源:第2125期《中国海洋大学报》(2021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