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张拍摄于1947年秋的旧照片。怎么照片的背景看起来眼熟呢!是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一校门附近的花房吗?
是的,照片的背景就是我们熟悉的花房。
两张照片上共有9个人,都是国立山东大学植物学系的教师。你看,他们身穿洁白的实验服,面带笑容,精神舒展,洋溢着喜庆气氛,充满团结向上的力量。
左图后排从左到右是李良庆、张峻甫、曾友梅、方同光和陈惠民,前排从左到右是刘德仪、郭季芳和郑柏林,拍摄者是曾呈奎。
右图后排从左到右是郑柏林、曾呈奎、刘德仪、陈惠民和郭季芳,前排从左到右是李良庆、曾友梅和方同光,拍摄者是张峻甫。
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和医学院五个学院,理学院设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动物学系、植物学系和地质矿物学系,动物学系系主任是童第周先生,植物学系系主任是曾呈奎先生,当时动物学系和植物学系的师生就在今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六二楼从事教学和室内科研活动。两张照片上这9个人是当时植物学系教师的全班人马。
要讲明白这两张照片的来龙去脉,还要从曾呈奎先生到美国密西根大学留学说起。1940年,曾呈奎先生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赴美留学,1942年获博士学位。1943年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任副研究员,从事海藻研究,重点是产琼胶海藻资源及增养殖研究,当时已经是美国海藻工业和食品利用领域的领军人物。1946年底,受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和童弟周先生的邀请,毅然回国,到国立山东大学任教。
曾呈奎先生的一些资料保存在该校档案馆。校方在整理先生遗物时发现了这些照片,他们看不懂,就发给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费修绠先生,又传给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张学成教授。
美国密西根大学的朋友给我们妥善地保存了这两张珍贵的照片,谢谢他们!
2007年9月18日,费修绠和张学成拜访了资深藻类学家王筱庆教授,请她辨认照片上的老师。她拿着照片看了一会儿,准确地叫出了各位先生的名字,并简要地介绍了他们的情况。王筱庆先生(1926-2015),河北省定州人,1948年秋到国立山东大学任教,后一直在山东海洋学院工作,讲授植物学和海藻学,是我国著名的藻类学家,对浮游藻研究造诣很深,她和郑柏林先生共同编纂了我国第一部《海藻学》教材。笔者在山东海洋学院读本科的时候,有幸聆听王筱庆先生讲授的植物学,先生讲课概念准确,表达清晰,重点突出,语言节奏掌控特好,深受学生欢迎。
为了进一步弄清照片中各位先生的情况,笔者又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但是因为年代久远,收集资料很困难,有的老师的介绍只有只言片语,挂一漏万。如果有读者能够提供补充材料,请与本报编辑部联系,不胜感谢!
陈惠民(1921-2010),广东省中山人,我国著名植物细胞工程专家。194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同年任教于国立山东大学。1980年,陈惠民教授最先将小麦叶片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成为我国小麦组织培养的奠基人。曾主持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小麦与中草药原生质体培养”,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30多篇,参编专著3部。
方同光(1925-),福建省福州人,1947年毕业于福州协和大学,后到国立山东大学任教,是照片里最年轻的一位,当时只有22岁。方同光是著名植物学家,与陈机先生、王敏先生共同编写的《植物学》,曾用作全国各大院校指定教材。后留任山东海洋学院教师,讲授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文革”期间举家迁往美国,1980年,他以55岁高龄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并先后在密苏里大学、美国农业部研究中心任职,在蛋白质代谢研究及植物生长促进剂研制等方面取得不菲的成就。曾多次回国,到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和福建农业大学讲学,古稀之年仍活跃在科研第一线,2000年退休。
郭季芳,广东顺德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早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48年赴美国进修,获衣阿华州立大学硕士学位。先后在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海洋所和植物所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植物和细胞生理研究
李良庆,曾任原北京静生生物调查所研究员兼植物标本室主任,并历任北大、清华、北师大、辅仁等大学兼任植物学教授。1947年夏到国立山东大学植物学系任教,是藻类学专家,致力于淡水藻类研究二十几年,1952年因心脏病不幸逝世。
刘德仪,暂未查到相关资料。
曾呈奎(1909-2005),福建省厦门人,我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1950年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1984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5年在青岛逝世,享年96岁。在海藻学研究方面,他长期从事资源和分类体系的研究,先后发现了百余个新种、两个新属、一个新科,首次报道了西沙原绿藻,进行紫菜生史研究,海藻光合作用机理和光合进化研究,海藻藻胶及应用的研究,为海藻学研究打下雄厚的基础。他倡导海洋水产走农牧化的道路,创造了海带夏苗低温培育法、陶罐施肥法,完成了商品海带南移栽培实验,使海带成为我国最成功的海藻栽培产业;他提出了紫菜壳斑藻阶段的大量培养方法,组织领导了我国紫菜的半人工和全人工栽培并获得成功,为中国海藻栽培加工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曾友梅(1913-2001),广东省澄海人,1946-1953年在国立山东大学植物学系任教,1953年被抽调参与筹建华南特种林业研究所,任第三研究室副主任,热带植物研究院研究员,是我国热带作物科研、教学的开创者之一。1957年被打成“右派”,“文革”期间也受到冲击,1978年平反,迎来春天。多年的科研实践一线打拼,在剑麻、橡胶树、油棕的基础研究和栽培应用方面卓有建树,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峻甫(1918-1996),天津人,辅仁大学植物学系毕业,1946-1950年在国立山东大学植物学系任讲师,1950年8月调到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工作,后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峻甫先生毕生从事海藻分类学研究,参与海洋生物资源调查,采集和制作了大量海藻标本,参与编撰《中国海藻志》。“文革”期间受到冲击,但仍坚持在海洋科学道路上的追求与探索。
郑柏林(1911-2004),江苏省镇江人。1937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生物学系,毕业后辗转到马来西亚南洋女中教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她冒险回国,在清华大学农研所任研究助理。在那里偶遇童第周先生,经他介绍,1946年回国立山东大学任教。郑柏林是我国著名的藻类学家,曾任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学系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山东省劳动模范。她与王筱庆主编的《海藻学》是我国第一部海藻学的专业教材。1973年、1980年两次赴西沙进行海藻资源调查,采集标本,发表文章,为我国藻类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筱庆教授回忆道:曾呈奎先生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抓得很紧,要求很严格,要从带实验课开始,必须把植物学通讲一遍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后,才能确定科研方向。除了植物学外,还要求能讲授植物生理学、藻类学和微生物学。对实验课的细节要求很严格,所有的实验材料都要用活材料,现制作,不能事先用做好的染色片。在短短的几年里,在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许多海藻科研人才和优秀教师。当时中山大学、上海水产学院、大连水产学院的教师来进修,看到这种高效运行的教学和科研体系,感到惊讶,非常敬佩。那时学生的海藻学基础打得很扎实,毕业后马上可以承担相关教学、科研工作。解放初期专业人才匮乏,山东大学植物学系毕业生挑起了大梁。
这两张照片上的这些老师,有的继续在山大、海大任教,有的听从祖国的召唤奔赴天南海北,但是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能积极发挥专业特长,辛勤耕耘,收获了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文章作者:张学成(作者系我校海洋生命学院原院长、退休教授)
文章来源:第2193期《中国海洋大学报》(2022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