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文化海大园

  • 首页  文化海大园  海大史苑  史海钩沉
  • 老舍:以创作体会引导学生作文做人

    作者:纪玉洪发布时间:2022-04-18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报 字号:


    春天的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清新宜人,上世纪30年代这个美丽的校园里人文荟萃、群星闪烁,大作家老舍先生当时就曾在此执教两年,为海大园留下一笔丰厚的人文财富。
      1934年9月,老舍接受了国立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的聘书来青岛教书,第一学年聘为讲师,第二学年改聘为教授。当时老舍已是知名作家,发表了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小坡的生日》等小说,所以他的到来让学生们欢呼雀跃,争相一睹这位“幽默大师”的风采。
      在国立山大,老舍共开设过六门课:《小说作法》《文艺批评》《高级作文》《欧洲文学概论》《文艺思潮》《欧洲通史》。他讲课妙语连篇,生动活泼,常引得学生发笑,但他自己却从来不笑,学生们越是哄堂大笑,他脸绷得越紧,他的幽默总是寓于严肃之中。老舍对考试要求很严,“可是选他的功课者,却依然是挤满教室。有几门课,上课时,你若去时较迟,尤其是女生,就会面红耳赤,找不到座位。”
      他批改学生作业一丝不苟,作文中如有句子结构、段落层次不妥帖的地方,都加以眉批,其仔细认真甚至不放过一个用错的标点符号。他教导学生“写文章得向你的读者负责”。正因为要对读者负责,所以不管是他写长篇还是写短篇,只要感到不满意就推倒重写。他以这种“扔字纸篓”的文德教育和感染着学生们,以自己的创作体会引导学生作文、做人。
      当时山大的学生办了几种刊物 《励学》《刁斗》《二五年刊》,老舍以极大的热情赞助和支持这些刊物的编辑出版,经常为刊物撰稿,亲自帮助审阅和修改文章。他还担任了《二五年刊》的顾问并为其写了发刊词,把许多心血倾注在培养文学青年的工作上。
      老舍爱学生,在学生中间他从不以名作家自居,谦逊和蔼,平易近人。学生们毕业时,都愿意请他题词留念,对所题内容他都斟酌再三,用工整的字体写下语重心长的话语。他当时曾在一个毕业生的纪念册上写道:“对事卖十分力气,对人不用半点心机。”这不仅是他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他自身人格的写照。
      老舍初来青岛,住在登州路的一栋洋式平房里。1935年初春,搬到了临近海滨的金口二路上,这里,离山大不远,距他的夫人胡絜青教书的青岛女一中也很近。老舍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 《樱海集》,是在这所房子里编定的。他在序中还介绍过这所房子,“开开屋门,正看邻家院里的一树樱桃。再一探头,由两所房中间的空隙看见一小块儿绿海”。
      1935年暑期,一批老舍的文艺界好友王统照、洪深、孟超、吴伯萧、臧克家等相聚青岛,在老舍的提议下,抱着“干点事儿”的想法,他们在《青岛民报》上开辟了一个增刊《避暑录话》,共刊出十期,老舍在上面发表过9篇文章。《避暑录话》每周一期,颇受读者好评。
      1935年底,老舍又搬到了黄县路12号。1936年的春天,山大的一位教授去老舍家聊天,说起北平有个洋车夫的故事。老舍出生在北京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对这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洋车夫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当时就决定以此写一篇小说。7月末,老舍辞去教职,在这里专心做了一年的“职业写家”,创作出大量文学佳作,特别是《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赢得中外读者的钟爱。2010年,青岛市将黄县路12号辟为了“骆驼祥子博物馆”。
      老舍十分喜欢山大,在《青岛与山大》一文中,他赞美山大最具朴俭静肃的“山东”精神,是个适合学习的好地方;也很喜爱青岛,在《青岛的五月》中他不吝笔墨地描绘了青岛的美。正因如此,抗战胜利后,他接受过国立山大的聘请有意再回校任教,后因故未能成行,甚为遗憾。
      建国后,老舍以向读者负责的精神又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这“人民”二字是对他文学创作的高度评价,沉甸甸的。
      时光荏苒,老舍先生在这个校园执教的身影早已远去,但他留给海大的精神财富却是历久弥珍,沉甸甸的。

    文章作者:纪玉洪

    文章来源:第1846期《中国海洋大学报》(2014年5月8日)

    文:
    图:
    返回列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