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文化海大园

  • 首页  文化海大园  海大史苑  校史漫话
  • 回忆我的父亲

    作者:孙即霖发布时间:2022-01-24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报 字号:

    刊登作者父亲来信的校报

    “关于国家对毕业生分配的原则,我们坚决拥护,积极支持,一定协助学校教育好孩子,保证做到服从国家分配,叫到哪里就到哪里,不管到了哪里都要为党、为人民努力工作,为四化建设贡献力量,决不辜负党和老师的培养教育……”

    40年前的今天,1981年12月5日,校报《山东海洋学院》登载了我父亲孙迎灼写给学校的家长来信。来信不长,通篇没有华丽词藻,没有豪言壮语,朴实的文字中充溢着他的家国情怀和他对党、国家与学校的感恩。现在读来,我还是感慨不已,感动不已。

    我来自鲁中农村。父亲是我们那个人口不到六百小村庄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党龄比我的年龄还要长。

    小时候听奶奶说,父亲少年时曾是村里的儿童团长。淮海战役时父亲曾和一个堂大爷一起,一人拉一人推,用手推车为解放军长途运送军粮。路上遇到下雨先想到的是保护军粮免受雨淋,吃自己从家里带的干粮,不动军粮一粒一颗。他们那代人,深刻理解翻身得解放的涵义,永怀对党的感恩之心。

    父亲对我们兄弟姐妹成长的直接教导比较少。因为他每天忙于农村集体的事情,白天在家时间非常少,常常在我们早上睡醒之前已经出门,晚上在我们睡下才回到家里。

    记得我上小学时,村里还没通电,晚上看书学习需要点煤油灯照明。从姐姐哥哥上学到我上学读书,晚上做作业都要抓紧时间在煤油灯下完成。后来,村部晚上开会时出现了汽灯、电石灯,伙伴们非常兴奋,感觉比煤油灯亮多了。

    父亲带领全村人修建了配电室,安装了变压器,通上了电。相比周围其他村庄,我们村提前两三年用上了电,煤油灯变成了电灯,建设了电力扬水站,村里修建的水库第一次用来大面积灌溉农田。后来,公社党委安排他率领一批人,在荒山上建设铝土矿。那时真是一穷二白,只有靠人力苦干奋斗,条件相当艰苦。没有办公桌椅,他把与母亲结婚时的木箱搬上山作为办公用具,直到两年后各方面条件改善才把木箱拿回家。

    父亲敬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从报纸和广播中得知:周总理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作为一个大国总理,他在生活上却是艰苦朴素,勤俭惜物。

    总理的优秀品格深深影响了他。多年来,父亲在生活上坚决不浪费粮食。每餐的饭碗,他吃完饭都用开水涮涮把水喝掉,不浪费一粒米、一口汤。这种习惯他一直保持到去世。生活富裕后,我们做子女的都劝他,现在没有必要这么做了,但他始终不改。

    父亲一生作风正派,清正廉洁。1977年恢复高考头一年,我考上了山东海洋学院,是村里第一个本科大学生,他非常高兴。在我到学校报到之前,学校放假在家的日子里,他经常对我讲,要感恩党和国家给我的学习机会,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服务。他谆谆告诫我,将来工作后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作风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在他看来,不贪不淫,正直做人,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而我也一直恪守他对我的教导,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今年暑假前,我在电话里告诉父亲年底我就退休了,他还叮嘱我站好最后一班岗。8月4日晚,他像往常一样,晚上看完《新闻联播》节目和天气预报,然后就休息。然而,8月5日零点刚过,92岁的他就在睡梦中永远离开了我们。

    父亲去世后,悲痛之余我突然意识到他对我的巨大影响。他感恩重义的家国情怀,作为一名老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作风,传统的孝亲品格……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鞭策着我。

    父亲只读了三年小学,文化程度不高。对他来说,自己写的信能刊登在大学校报上,荣莫大焉。感谢校报的老师,帮助找到了当年刊有父亲信件的报纸。

    睹物思人。报纸让我打开了感情的闸门和尘封的记忆,深切缅怀父亲,寄托哀思。

    文章作者:孙即霖(本文写于2021年12月5日,作者为海洋与大气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第2156期《中国海洋大学报》(2021年12月17日)

    文:
    图:
    返回列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