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文化海大园

  • 首页  文化海大园  海大史苑  校史漫话
  • 浮山往事

    作者:杨美峰发布时间:2022-01-17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报 字号:

      踩着2006年夏天的尾巴,怀揣着对海洋与海洋大学的期待,我从山东内陆城市来到了青岛。那个时候好像还没有动车可以乘坐,从济南火车站出发,摇摇晃晃从凌晨到天亮,抵达青岛火车站。

      迎面一股咸咸的海风扑面而来,裹挟了一夜的风尘仆仆,这是我与海的第一次相遇。

      当公交车一路从栈桥经五四广场,徐徐停靠在徐家麦岛站时,说实话有点失落。这和我理想的海大有点差距。不是古木参天么,不是欧式风格么,不是十大最美校园么。而我只看到普通的校园建筑,似乎和其他学校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

      那鱼山一定很美吧。军训结束,便迫不及待地坐上了去鱼山校区的校车,走在古木参天的林荫大道上,路过俾斯麦兵营,仰望爬满青藤的闻一多故居,漫步周边的老舍故居、郝崇本故居,八关山、小鱼山、大学路,我思绪万千。

      这里见证了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青岛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历史,见证了一代代学者大师,国之栋梁,也见证了记载着中国、青岛近现代屈辱史的一座座兵营,变成书声琅琅的青春校园。

      门口牌匾换了一块又一块,中国海洋大学成为它最终的继承者,也承载了青岛95年前一流大学的梦想。

      慢慢地习惯了浮山的安静,习惯了在食堂、在宿舍、在图书馆琳琅的书架旁,眺望远方漂浮的岛屿,白帆点点的海洋,以及遥远的天边。而在学校正门不远处就是极地海洋世界,下课后或者节假日经常去那边沿着木栏杆散步。看陡峭的礁石上坐着的垂钓人,海边嬉戏的孩童,以及在浪漫的海景下拍婚纱照的新人。我在那里愉快地度过了将近4年的时光。

      然而浮山只是海洋大学发展的一个中转。从大一到大四陆续有院系搬到崂山,我们则成了守望浮山的最后一批院系。

      真正搬迁时,内心却是五味杂陈,虽然操场还是土渣做的,虽然也没有欧式建筑的教学楼、院系楼,当然也没有古木参天。但终究记载了我们从大一的青涩到大四的成熟,只怕再回到这片土地,却不再是当年模样。

      感受下 “学在海大”的浮山教室吧,虽然你很普通,但你今天很美。跟青大一路上的美食道一声再见,再感受下隔壁青大宽阔的校园。然后在一个下午,和宿舍的室友,租了一辆货车,迎着料峭春寒的风,呼啸着开往崂山校区。

      时光已过去将近10年,鱼山校区还是那么的静谧,几个院系守望着海大成长的地方,崂山已经是风景秀丽、鸟语花香。

      从浮山毕业后再也没有回去过。有一位同学闻听浮山要卖掉,专程从外地赶往青岛,把浮山逛了一遍才罢。当然浮山校区至今仍在,只是转变为了海大的科研场所和其他教学场所,相信这所记载了海大百年五分之一校史的地方也将一直在,只是时代赋予了它不同的使命。

      夜深人静,打开街景地图,轻点鼠标,滑动着熟悉的校园。图书馆成为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昔日的操场变为高档住宅,教学楼、宿舍楼依旧在,不觉感慨万千。

      如果说鱼山是海大生命的起点,那么浮山则是海大的承接,崂山是海大的现在,西海岸则承载了海大的未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相信中国海洋大学定将成为综合性世界一流大学。

    (作者系我校外国语学院2010届毕业生,原文刊登在《中国海洋大学报》第2073期)(2019年11月7日)


    文:
    图:
    返回列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