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法学院凌斌教授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1-18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字号:小大
| | 2017年12月13日晚,北京大学法学院凌斌教授来我院访问交流,以“从紫禁城到井冈山:思考现代中国宪治重建的真实起点”为题,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讲座由法政学院桑本谦教授、戴昕教授评议,胡伟强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凌斌教授回顾了中国的百年宪治历程,指出在从清末至民初宪治探索中,政治精英们的基本思路都是希望通过自上而下、从中央到地方的立法变革来解决中国积贫积弱、饱受欺凌的全部现实问题。这种思路的预设前提是地方会追随着中央变革的步伐展开行动,亦步亦趋,中国的问题只是顶层设计的问题。即使是后来一度如火如荼的省宪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革命探索,也依然都是围绕地方中心城市展开行动,本质上仍是上述思路的另一种表达,结果也不成功。
在此背景下,凌斌教授对比了西方几个较为成熟的宪治国家,发现这些国家最初无一例外地都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宪治探索并得到了胜利果实,可这样的“成功经验”为什么在中国失效?凌斌试图通过毛泽东在1916年至1920年前后的思想变化及当时史实来回答这一问题。根据对相关史料的考证,他指出,毛泽东最初也认为需要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政治变革,但亲身经历的由军阀造成的种种***件使其认识到中央根本无法改变地方的混乱局面,而只能由地方自己解决自身的问题,进而推广至全国。也是在这种新思路下,毛泽东逐渐探索出从井冈山走向全中国的革命之路,开创了中国宪治重建的新局面。
桑本谦教授和戴昕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简短评议。桑老师认为此次讲座给我们的最大启发就是如何学习宪法:许多宪法学习者的目光往往只盯着宪法文本,而凌斌的讲座让我们关注中国的现实。戴老师对凌斌提出的“井冈山道路”的实践意义做出了评价,同时对如何确认宪治模式形成提出了问题
在现场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就毛泽东的革命思路转变、国家统合、西方宪治的现实基础等问题与凌斌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在主讲人和与会师生都意犹未尽的氛围中,本次讲座圆满落幕。
分享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