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9月,学校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戏剧家、教育家赵太侔任校长,增聘名家学者,注重基础建设,扩大院系规模,严格教学管理,鼓励科学研究,铸就了学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发展期。
1937年,因抗战爆发,国立山东大学被迫迁往四川万县。1938年6月停办。停办后,成立国立山东大学校产保管处,延续学脉。
1946年春,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赵太侔复任校长。复校后,学校加强师资力量,扩大院系规模,改善教学设施,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学科和人才基础。
这一时期,学校创立了海洋研究所、水产系和水产研究所,此为中国海洋大学特色学科的第二个源头,开启了中国培养高等水产人才之先河。这一时期的学科设置分阶段不断拓展。
1932-1938年,“三院八系”
文理学院——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
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
农学院——研究部、推广部。
1946-1949年,“五院十四系”。青岛医学院并入
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
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动物学系、植物学系、地质矿物学系;
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机电工程学系;
农学院——园艺学系、农艺学系、水产系。
医学院不分系。